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黄英
7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黄 英
◎ 四川省平昌县江口示范幼儿园)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康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展示越充分,对其他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就越有效,人的整体素质就越高,而要想有创新,必须先有创新的意识。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更差。幼儿无知、幼稚、好奇心强,好幻想,经常提出各种希奇古怪的问题,会“异想天开”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想法,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或搪塞、敷衍、或嘲讽、挖苦、或粗暴的加以斥责。还经常批评幼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过早的给幼儿下“没出息”、“笨蛋”等结论,就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创新意识的萌发与培养,甚至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也被扼杀。那么,在学前教育中,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教师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
①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做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主体间性,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幼儿的创新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幼儿创新的支持者。②树立尊重每个幼儿的教育观。幼儿是一个活生生的富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是生命的主人。作为幼儿群体,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的一般身心特征;作为新时代儿童,他们有着许多新的心理色彩;作为幼儿个体,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创新能力表现的早晚、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类型及创新能力的性别差异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多鼓励幼儿提问题
创新意识强的幼儿,首先应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幼儿。幼儿求知欲强,但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不习惯与自己动脑筋寻求答案,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往幼儿脑子里“灌”知识,就会强化幼儿学习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时,注重创造性的组织方法,教学内容强调具有启发性,边讲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根据以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回答问题,如果幼儿答得不对,不全,或答不上,教师应鼓励幼儿再思考,并做必要的提示、开导。这样,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就会慢慢的培养起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体问、质疑。对幼儿的提问要表现出十分喜欢的态度,这是很有效的强化,会大大增多幼儿的提问行为。对幼儿的疑问及时做出适合幼儿知识水平的回答,并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产生新疑问。例如:“如果你会飞,你会怎么样?假如世界上没有时钟会怎么样?”等等。鼓励幼儿作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让幼儿在质疑、释疑、又质疑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培养幼儿的探索性
认知需要是分层次的。了解的欲望要优先于理解的欲望,了解的欲望产生的好奇是一种本能的好奇,这种好奇只会对新奇的事物发生兴趣,一旦认为知道了便不去探索,而理解的欲望不仅对新奇的事物感到神秘还会对别人共知而个人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许多科学上的突破恰恰是发生在人所共知的事情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注重不仅让幼儿了解事物,而且还有引导他们去理解它,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只要发现新奇的事,便有探索的欲望,作为他的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去探索。星期天我园的厕所的水池拆了,空出来的这快地很滑,为了不让孩子摔交星期一临时在这里放了一块带小孔的橡胶垫。上厕所时孩子们的小脚都喜欢在上面踩一踩,觉得很好玩,这时韬韬边踩边自言自语:为什么要把这东西放在这里呢?我做过来请孩子们站开,拿开那快垫子牵着韬韬的手说:“你到那上面去走走看看会怎样呢”结果他差点摔交了,我马上把那块垫子放好边放边问小朋友:“你们说为什么要放这垫子在这里吗?”韬韬抢着回答我:“这里很滑,有了垫子就不容易摔交了。”我表扬了他,回到教室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请小朋友看看你们的鞋底下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鞋底上有水波浪样的花纹;有的说上面有一个一个的“钉子”等,紧接着我又问他们:“为什么要在鞋底上设计这些图案呢?”孩子们七嘴巴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认为有了这些图案印出来的脚印会更漂亮;更多的幼儿人为有了它们走路时就不容易摔交了,面对孩子们的答案我露出了笑容。
四、在各种活动中,指导幼儿进行创新活动
幼儿的创新活动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各科教学中及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时间,必要的场所及活动用具,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丰富多采的文学、音乐、美术、游戏、制作等活动;教师还可以专门设计一些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如运用“用途联想法”,让幼儿说出泥、石、水、纸等各有什么用途,运用“图形组合法”,向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拼版,要求他们拼出不同的图并说出名称;运用“符号推理法”,出示一些抽象的图形,让幼儿对这些图形、线条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一日活动中,幼儿碰到难题,幼儿之间发生纠纷等,可让幼儿发表意见,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当然,幼儿进行创新活动时,教师应始终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幼儿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