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扶式”课堂结构 文娟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扶式”课堂结构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校       文娟

    素质教育解决了教育理论层面问题,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新方式,推出了新教材,那么课堂教学改革就要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新理念,新方式,让学生成为受益者。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老环节、旧方法,教师表演等置学生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现象,也有简单问题复杂化,可创空间单一化,新理念传统化,新方式具体化的课堂教学弊端。让学生“动”起来,形成师生互动动态生成课堂学习过程,是克服这些现象最有效的方式。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体现三维目标及新方式的落实,也只有把新理念新方式落实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才能收到素质教育的效果。“主扶式”课堂结构,力求在实现三维目标、新方式上有所突破。并通过多年实践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    主扶式课堂结构的新概念
    主扶式课堂结构,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书、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结构。
    “主”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主动性,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能独立读懂的,就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课堂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围绕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地读、讲、议、问,主动思维,使学生不但能学,乐学、学会,最终达到能会学,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扶”是以教师为主导。主导要从组织、引导、点拨、讲解、调控几方面体现。具体地说,就是在学生学习课文,主动读、讲、议、问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指导主要是:学生讲不透的,帮助他们理解;学生弄不懂的重点、难点知识,给他们讲解,有的还要特殊训练,用指导代替无效讲解,用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学习方法,逐渐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这中课堂结构,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中心,用自己的思维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局面,变“教,”为积极指导,变“学”为主动学习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与学形成了配合默契的、生计勃勃的整体。
    二、主扶式结构的创建
    1.依据素质教育的理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教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历史阶段。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创建新型课堂形式也逼在眉睫。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必须抓好的一项任务。
    素质教育改变强制灌输约束的教学训练模式,新的课程目标和新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使教学过程内的接受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主动获取、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主扶式课堂结构是按素质教育及课改的目标和任务创建的,它大力度地改进了应试教育的课堂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一个自主、和谐、成长的课堂。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落实课改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方式,但是由于受传统方式及多种原因的影响,实践中还不十分得法,“教”依然在进行。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教者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对学生发展的遏制,是教学观念滞后的表现。教师要加深对课标中三维目标和新方式的理解,树立学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课标精神,为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而进行课堂教学。
    3.体现语文教材的意图
    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明确了编写的主导思想:一是语言文字与人文教育的辨证统一,体现科学规律;二是突出了三维目标和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新留有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如果不改进课堂结构,课堂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那么素质教育就将变成空话。我们弃旧创新,大胆改进了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统一于素质教育,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不仅掀起了课堂教学的研究热潮,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    主扶式结构的做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串问为主,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一味地讲解、提问,搞的课堂紧张、冷清。多数学生思想溜号,人为地造成教材和学生间的障碍,教师成为教材和学生间的二传手,遗漏和失误不断发生,学生不能通过教材直接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掌握读书方法、体会乐趣,造成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被动厌倦的学习局面。这是教学观念问题,是不相信学生的饿表现。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必须改变。进行“主扶式”课堂结构探索的教师,之所以教学效果好,是因为更新了教学观念,丢掉怕学生不会,而用教的方法使学生会的思想和做法。大胆地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相信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指导、鼓励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用指导代替“教”
    当前,课堂中教师无效讲解过多。针对这一情况,要求每堂课仅仅讲解学生弄不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其余一般不涉猎。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依据,务使学生充分地读教材、思考教材,深入地把握教材。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设法使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并把“心到”放在首位。这项要求从学生和教师各自怎么做、做什么,将得深刻具体,使教师清楚地看到两点:一是教师由教变成指导,二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
    教师不教了,但主导作用不可动摇,教师必须认真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中做必要的指导。教师要树立指导的思想,研究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屏弃多余的无效的环节、语言,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课堂改革是当前课程改革殛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作为教学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不能滞后于素质教育形势,素质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主扶式”就是具体解决了课堂结构问题,或者说为研究课堂改革打开了突破口。这种课堂教学结构是时代力量内知道下的产物,是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也是教师们辛勤研究的结晶,相信在实践中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欢迎,向教师越走越近。
     

    点击次数:150  发布日期:2016/5/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