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议如何在新课改革之中提高教学能力 曲东霞

    浅议如何在新课改革之中提高教学能力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实验小学   曲东霞
    进入新的世纪,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步入了新的天地,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新的教学理念所代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传统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创新教育的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教学主旋律。为适应这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的知识能量和教学业务能量,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面向全体学生、活化教学手段,深化教学内容,充分驾驭教材,掌握课堂教学尺度。即在教学中注意知识传授的精度;兴趣激发的广度;训练巩固的深度。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产生学习的动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富有创新的精神,将来走向社会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灵活地掌握课堂教学原则。
    无论教育教学理论怎样提高,上课都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用实践来总结教学经验,验证教学理论。那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在一堂课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既定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什么途径,着重实现哪个教学目标,使师生在整个课堂中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协同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要深入研究和组织教材。作为教者应深刻认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点应放在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应该突出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等。确定这些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情况分析就是根据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所必须的前提知识与技能等掌握情况,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而教学过程的设计,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这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之中,传授知识要有精度,教师责任到位。
    古人给为师之道做了一个具体的概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突出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那么作为教师的本身,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依据教材的特色,因材施教,系统地深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授课时讲的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精中取胜,既有正面的延伸,又有旁敲侧击的点拨。辅导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发挥好教的优势,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要点到,难点要点活,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让学生在学习中由此及彼寻求自我获得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让他们体会到课堂学习当家作主乐趣及自豪感。
    在教学辅导之中,兴趣激发要有广度,教师感情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要发挥好组织引导的作用。作为一个班集体,学生智商高低不等,有优有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感情,将知识情感上的酸甜苦辣泼溅到情态表现喜怒哀乐的不同的学生心中。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依据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科学之谜”、“名人轶事”、“自然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凭借丰富的二课堂活动——书画、文娱、文学、艺术等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以此途径让有特长的学生能力得到发挥,教师感情的付出,才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富有学习的主动性,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课堂教学要因人、因课、因情而异体现生动活泼的特征。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突破常规地包容学生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想入非非地创造,去标新立异地展示自己,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课后的训练之中,训练巩固要有深度,学生成绩到位。
    新课改的实施,重在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力的培养,要靠训练巩固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时要突出主线作用,在训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一定的深度,让学生于百思不解之中寻求一线光明而豁然开朗,让学生有高度的自信心,苦中有乐,乐而忘难,对学习有充分的信心、耐心、苦心。例如:习题的设计,李白在诗中写孤帆的名句“孤帆一片日边来”是由远及近;“孤帆远影碧空尽”是由近及远。启发学生去品味诗歌的不同意境。李白的“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岑参的“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诗的相同意境的领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意境与情趣的比较,潜词造句的运用所产生的效果。通过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加以领会,自然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教者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学生因趣而学、因趣探究,自然体会到读书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境界,还有什么困难可言呢?因为学习智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他们都体会到了学习中领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知识境界。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是教师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掌握知识到形成技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与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容学的多一些、快一些、活一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素质,教师必须自觉地遵守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方法,注意各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心情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培养其技能,在一堂课中,教师灵活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又注意讲解机能技巧,学生自然会学得津津有味,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就会有机结合在一起,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点击次数:58  发布日期:2016/4/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