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课改作文教学中的“四个给予” 童安宏

    课改作文教学中的“四个给予”
    贵州省思南县六井小学    童安宏
    结合当前思南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实施,笔者谈谈教学点滴,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培养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四个给予,促进作文教学质量。
    一、    给予学生一片芳草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得给学生内心一片芳草,引起他们多去阅读课外报刊杂志,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灵活的大脑。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多看指的是多读书报,多观察事物,多练指不仅要增强作文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作文都有一定的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国内外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思想教育性强、语言文字优美,是学生很好的阅读教材,老师要通过词句短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学习作者怎样描写事物和表达情感,掌握表达技巧和布局谋篇,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阅读以课外互补,把课外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    给予学生一双亮眼
    观察是写作素材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给学生一双明亮的双眼,多引导他们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观察积累。
    观察并不是毫无目的,随意地用眼看,观察实际上是感觉,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的活动,也就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相结合,做到有母的,有计划地看,不仅用一切感官去感知,老师应结合教学所需,多带领学生到室外空间去观察实践。画家郑板桥能默画出不同姿态的竹子,堪称一绝,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观察,做到胸有成竹。
    三、    给予学生一对翅膀
    老师得给学生一对想象力的翅膀,他们飞起来,看得远,看的深,看得透,扩大视野。在平时教学应注重培养和启发,引导他们找出课文中想象的句子,描写的语句,观察事物时引导学生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似之外,感想与收获等方面去写,并不断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有感受,加强想象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写放胆作文,在练习内容上,形式灵活,内容宽广,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多写些想象作文。在出题目上留有余地。比如《2020年的今天》、《明天的——》、《假如——》等,这样的题目较灵活,学生可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子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四、    给予学生一颗自信心
    老师们都十分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首先得给他们建立一颗自信心,让他们不怕作文,热爱写作,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这就要求老师不要作上要求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初学作文,最好是不要批评指责,在作为批改中,尽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表扬鼓励,激发兴趣,让他们享受劳动的喜悦,感受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对于不足的地方,老师可圈出来,让学生自己下去修改。其次是对于程度不齐的学生,要循序渐进,耐心指导,不以成人的知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学生作文,老师要尽量找出他们作文中闪光点,加以鼓励,比如某一段、某一句、某一个词,或写字认真等。最后是学生存在有不恰当之处时,或写上这个地方能否换一下,或改一下等,既点出不足,有引起学生思考,老师一句富有情感和启发的话,往往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课内教学是有限的,课外的练习是无穷的,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练习写作,是课改作文教学中的新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以上几个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                    

    点击次数:206  发布日期:2016/3/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