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学游戏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罗杰
浅析心理学游戏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胶西小学 罗杰
小学生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班主任长期辛勤而富有智慧地工作。如果我们能将心理学有关知识,特别是心理学游戏灵活应用到学生品德教育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为班主任进行有效品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心理学游戏在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必要性。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亦很强,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班主任品德教育往往是注入式的说教,单纯的品德灌输不能做到唤醒学生思想,触动学生灵魂的效果,反而会增加部分学生的抵制情绪。
2、可行性。现在的小学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他们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仍属于经验性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和概念。随着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和在学校教育的普及,团体辅导中心理学游戏(练习)也在学校开展运用,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已有的心理学游戏的广泛使用为其引进到班主任品德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心理学游戏在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实例
班主任品德教育中能够应用心理学游戏的地方有很多,在此仅举自己运用的两个例子。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在班会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生命是难得可贵的,只有一次不可重来,但是让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有很大的难度。在进行“珍爱生命”这一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便采用了《艰难的选择》这一心理学游戏。走进课堂后,我拿出一叠白纸,然后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上五个“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要想好再写。然后,开始无情但有平静地对他们说:“假如8级的大地震发生在胶州,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的没有生还,我们要做一件很艰难的事,但是必须要做,请你们从这几个人当中划去一个。”接着继续强调:“注意,要想好再划,因为划去了他(她),就意味着你将永远失去了他(她)。”学生们都惊呆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划到还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哭,看着孩子们伤心的样子,感受着他们几乎崩溃的感情,我强忍着用平静的语气说:“同学们,我想你们已经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亲情的宝贵。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这样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很难做,但我们终有一天要碰到。生命是无比珍贵的,亲情是无比珍贵的,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很幸运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还活着,他们依然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爱他们的话,那么就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表示你对他们深深的爱吧!”这节主题班会课,触及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比珍贵,激发了孩子们心底那份他们自己还没完全察觉到的对亲人的爱。随后我展示了如下材料“由于考试不理想,一名四年级女孩留下遗书卧轨自杀。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广东省顺德市一六年级男生自杀。”通过对这一则则触目惊心的报道,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懂得如何善待自己、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与家人和睦相处,通过写周记的方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一个学生在课后的感悟中写到“我知道了生命的不易,亲人的宝贵,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我要好好的爱我的父母”。在艰难的决择中学生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生命的宝贵,永远珍惜生命。生命是什么此刻已经不用老师多讲,学生早已在内心深处有了深深的感悟,他们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亲人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学生通过这节班会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开始逐渐加强,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份逐渐减少,对他人的认识逐渐增加,并且开始趋于客观,这种集体意识的形成是孩子认识社会、增强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除了孩子发育自然因素之外,还于环境、教育等客观因素有密切关系,那么该如何更好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呢?虽然平日里我们班的同学表面上很团结,但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充分融入到集体中。在进行“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这一主题班会活动时,我运用了“同舟共济”这一游戏。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而这不正是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这个游戏每组以5人单位,将报纸看作是在落水时唯一的一艘救生艇,小组成员想办法让让更多的人站到报纸上获救。受教室场地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我选择了3组同学参与游戏,但是尽可能的选择了全班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相互搭配。孩子们都精诚团结,相互配合,为了不“掉到河里”,小组成员的之间紧密配合,下面没有上台的同学也纷纷出谋划策,最终3个小组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游戏。在游戏结束时体会到“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渡过风风雨雨。”这次心理游戏培养了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课后学生很兴奋的告诉我原来某某同学脑子真聪明,某某同学真的很能为别人着想,原本彼此之间不熟悉的同学也变得越发熟悉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体会到了集体的巨大价值,也认识到了人人需要集体,每一个人必须融入新集体,大家要有团体合作意识,从而营造团结和谐的集体气氛。
三、心理学游戏引入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中引入心理学游戏是我的一种尝试,但是并不是为每一次的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切实提高品德教育中使用心理学游戏的有效性是这值得反思的。
首先,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最终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选择一个心理学游戏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只会流于形式。
其次,在开展任何活动之前都要搞好调研,要针对小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活动,忽视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成为无效地活动。
再次,注意在活动中做好班级的组织工作,当班级乱做一团时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跟上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使得活动的意义得到升华,也真正让学生获益。
综上,新的教育形势为班主任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心理学游戏在品德教育中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只要运用得当肯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