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导课艺术 仲崇波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导课艺术
    ◎   山东省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仲崇波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导语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我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我在上《草原放歌》这一单元课时,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到辽阔的草原上游览观光,看看草原人民是怎样生活的?”这时教室里静了下来,每个同学拭目以待,我立即播放课件,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精湛的乐器演奏、优美的舞蹈表演而赞叹。一开始已遨游在草原音乐世界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营造了氛围。
    二、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
    中学生对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注,对剧中人物情感变化也甚感兴趣。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如在欣赏童声合唱《蝴蝶飞飞》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我国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故事,开场我就为同学们讲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阴暗潮湿的牢房,因营养不良而长成瘦小的身体,大大的头,那一双渴望知识,渴望自由的大眼睛。能拥有一支小小的铅笔头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可是就在共和国成立的前夜,他成为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学生被故事打动了,在欣赏的时候更能体会歌曲的内涵,从而认识的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更加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我先是用有感情语调介绍阿炳的坎坷生平,激起学生内心波澜,又如在上初一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优秀的民族乐曲时,先重点 讲述了我国民间音乐家盲人阿炳的悲惨身世,学生一个个屏住呼吸,教室里充满了深沉的气氛。当再次欣赏时,学生已经比较深刻地了解了乐曲的情感和内涵。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名曲、名人的轶闻、趣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失为导课的一个好方法。
    三、用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学唱《雨花石》歌曲时,我把从南京雨花台买来的雨花石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的摸一摸、看一看这象征着革命精神朴实无华的雨花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欣赏京剧音乐,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我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搜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然后,我再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此时再欣赏京剧,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四、课前音乐导入
    在上《春天的脚步》这一课时,课前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音乐。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范唱、范奏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的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先用小提琴熟练的弹奏这部作品的优美、缠绵的爱情主题;或者我先随伴奏音乐深情的唱出歌曲《化蝶》,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于是我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地完成了。 又如学习《京剧》,我先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聪明教师的手下,学生变得更聪明,在愚蠢教师的手下,学生变得更愚蠢。好的导课,那就是聪明教师的智慧的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次数:127  发布日期:2015/12/2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