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 豆存花
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
◎ 甘肃省临潭县回民中学 豆存花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易混淆等矛盾,指导他们识记好基本概念、做好每一个实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方法和灵活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谈如下体会。
1.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期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凝练了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教师的应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学生进入初三,按理说,阅读似乎不成问题,但其实不然,我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但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甚至体会不到应该怎样读书。因为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原人教版初三化学(全一册)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认真思索而达到理解其意义和掌握其内涵。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初三课本绪言中属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是这堂课的重点,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先观察实验,再通过讨论找出两种变化的不同特点,分清两种变化的本质特征,进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实验、思考问题、理解记忆,这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硬记下来效果会好得多。
2.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讲课,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就是要抓住精华,讲解精要,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精讲就是要创设思维情境,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熟悉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晴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讲与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讲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新人教版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我便组织学生对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从可燃性、还原性进行复习、归纳、总结,要求他们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两者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者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3.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是使书本知识生动活泼的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名化学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次演示实验。
青少年们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些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点,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在做演示实验前,一定要先强调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先让学生观察镁带的形状、颜色等,点燃时,强调重点观察镁带燃烧要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再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等。只有把这些细节都交待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演示实验才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演示实验时,不要忘记向学生讲清楚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点燃时,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等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智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把书本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如果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让学生真正掌握到规范的实验技能。总之教师应在化学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