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 四川省平昌中学 李华
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英语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狭窄,孤陋寡闻,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和想象的丰富,这是妨碍创新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师应切忌一言堂,要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这样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将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标准)。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够便利的展现感性材料,把那些学生未曾见到的事物通过画面再现于屏幕,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貌,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例如,对于JEB BOOK3 Unit8 Merry Christmas,我把从网上捕获的关于圣诞节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和几首圣诞诗歌搜集整理在一起,加上课上我的解说和介绍,在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再如 Unit 11 Book 1(Go for it),通过六张彩片的逐一播映, 就好像放映了一部无声电影,把主人翁John的一天的生活工作情景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配上录音带的播放,那就是一部现代的彩色有声电影了。
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听学生的话外,更要用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势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专心地听、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听”是一种倾听,除了以耳朵听学生的话外,更要用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应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技能训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英语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语法、讲词汇,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也有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能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与注入式教学不同,启发式教学能变教为诱、变诱为导,使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因此它是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复习八年级英语(Go for it)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画让学生进行了比较。学生群策群力,竟然能将新老句型结合起来,做出如下的归纳:
The red apple is smaller than the yellow one.
The yellow apple is bigger than the red one.
The red apple isn’t as (so) big as the yellow one.
The yellow apple isn’t as small as the red one.
又如,我在教复合句引用了:H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然后提示学生这类句型改成复合句时的要点,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 He foun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的结论。简单句与复合句的互换规律一下子就被学生找到了,枯燥乏味的句型练习一下子成了学生饶有兴趣的趣味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