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田永勇:搞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之浅见

    搞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之浅见
    ◎ 贵州省沿河县黑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田永勇
    笔者是沿河边远山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数学教师,任教十来年,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深有感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子女”也越来越多;同时,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把子女送进城里就读。这样,“如何搞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成为广大农村教师研究与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学生的个性品质。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智力的发展,还应该重视非智力的培养。
    1.培养兴趣,诱发动机。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抓好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给他们讲解和他们生活、生产有关的应用问题,或者农村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如在教“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入课题:你能帮助一个农民伯伯将残缺的车轮修复完整吗?你是怎样找到圆心的?通过设计此类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
    2.增强毅力,勤奋学习。有的后进生数学成绩差总是认为自己天生脑子笨,没有数学细胞,对于这部分学生我经常教育鼓励他们。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逐步转化上升为坚强的意志。我在培养学生的意志的时候,首先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二是作业规范化;三是树立榜样,增强信心;四是耐心说服,循循善诱。
    3.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辅导学生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探究,按照认识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勇于探究,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学“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时,先提出“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分析:由于弧长、扇形的面积是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又是什么呢?同学们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小组讨论热烈,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且懂得了这两个公式的内在联系。
    二、丰富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1.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重视情感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仅关注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智能潜力的发掘也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寓教于乐。?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努力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所学的内容。二是以情施教。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这往往能引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能点燃其心智的火花,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三是增进师生情谊。学习困难学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师关注、理解和信任,教师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增进师生情谊,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知识贴近学生。数学课程应该成为学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这样的课程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标准》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要贴近学生,与属于学生的世界联系得更紧密。
    3.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当前,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工具纷纷进入教室,使许多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抽象的变得具体了、理性的变为感性了、微观的变得宏观了、死板的变得鲜活了、无声的变得有声了、遥远的变得临近了、等等……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有效地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的效果成倍?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眼、耳、口、脑多感官的多感知功能并用,交叉结合,共同作用过程,学习效果更佳。所有这些,都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再创造”的潜能,探索出属于他们的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夯实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发现错误产生的原因,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提升总结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上好试卷讲评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1.自己做题,亲身体验。教师首先自己要将试题从头到尾做一遍。这样,对于试题的考查意图、考点知识、难易程度就了如指掌,也可以制定出讲解内容的大致方向。
    2.统计错误频率,了解学生情况。讲解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讲评前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并且记录一些典型的,以备课堂讲解,纠正和提高。
    3.讲解及时,加深巩固。在测试结束后,学生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在测试过后,老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将试卷改出来,及时讲解。
    4.课堂讲评,把握关键。有了前面的几步作为铺垫,课堂如何讲解就相当重要。一是重点讲错误频率高的题;二是讲思路,讲方法,重计算,因为思路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现在有较多的学生计算能力薄弱,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问题的处理,也可以加以重点指导。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应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适当丰富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上好每一次的数学试卷讲评课,这样,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指日可待。

    点击次数:210  发布日期:2013/8/2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