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少教多学”促高效课堂 任青

    “少教多学”促高效课堂
    新疆奎屯市第五中学海纳尔小学 任青
    摘 要: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多学”并不是多多读书,多背书。而是从知识的广度入手,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带有目标性的去学习,这是需要教师培养的,也是“少教多学”的关键。
    关键词:少教多学 主动学习 自学能力 有效学习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要解决学生如何去学习的问题。 “少教多学”正是如此,“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少教多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理念与目标。通过“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让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一个较好的提升,“少教多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学习、共成长的一个平台。
    高效课堂的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高效课堂效益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课堂教学高效性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主动学
    学生“多学”并不是多多读书,多背书。而是从知识的广度入手,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带有目标性的去学习,这是需要教师培养的,也是“少教多学”的关键。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提升,
    二、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这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如布置预习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分步预习法”,第一步:阅读课题,揣内容。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步:默读提示,明要求。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感悟作者的感情等;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每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朗读课文,查字音。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自己动手解决课文中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既提高了学生掌握汉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生字认识了,然后就朗读课文,“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好处。第四步:精读课文、理思路。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精髓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草船借箭》一文之后,我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时,很多学生都能.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虽然学生的表述的不够全面,但多数都能把握要点,能悟出作者的思路。第五步:再读课文 质疑难。俗话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也就是弄明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可以节约时间,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课堂合作,让学生有效学习。
    首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关键。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教材资源,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草船借箭》时引出问题“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此问题如投石激浪,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人人参与,学生兴趣盎然,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了潜能。
    其次,设计语文交流的情境活动,感悟作者或课文人物最真实的情感,从而领悟创作来源于生活,老师如何创设情境活动?除上面的辩论、竞赛、抢答等方式外,还可以适当把课文搬上“舞台”,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参与、调动来领悟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合理的教学评价发挥其激励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四、课后阅读写作,促进课外延伸
    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扩大阅读量,让学生感受课外的另一份天地,把自己的情感渲泄在自己的笔下:可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名著,写周记或把有意思的事写下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如学习《草船借箭》后让学生读《三国演义》还可举行一个读书交流会。提倡学生准备摘抄本,摘录课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知识,摘抄所读课外读物的佳作佳句,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们多了发现的空间,多了自主的权利。课后作业在他们眼里是浩瀚的大海,蕴藏着无穷的乐趣,使自主学习的快乐永无止境。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最后懒得想。反之,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掌握和控制的艺术、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教师对所教知识的总体把握等方面,比之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需要花大力气钻研和掌握。

    点击次数:202  发布日期:2015/9/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