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内涵发展策略 张晓菊
浅谈学校内涵发展策略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 张晓菊
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内涵发展越来越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人借此文就学校内涵发展谈谈个人粗浅的理解,与教育界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一、何谓学校内涵发展
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外延和内涵本来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逻辑学也有着明确的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
二、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层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学校规模的扩张,校际间的合并,各式各样教育集团的出现,学校占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等;(2)校园环境的变化,学校绿化面积的增大,橱窗的改变,校园马路的修缮等;(3)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举行,校庆活动越搞越大,各种主题活动或节日在校园中频现。
此外,还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管理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学校的发展如果局限于这些,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偏离了学校教育正常发展的轨迹,无法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纲领,更谈不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提升办学质量为中心
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学校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紧紧抓住质量这个中心不放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工作来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得学校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内涵发展的提升办学质量首先就要彻底摒弃升学率就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错误观念。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在很多学校及学校工作的很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与我国当今教育发展的大潮流极不协调,当然也不是学校的内涵发展追求提高办学质量的全部。
学校内涵发展追求办学质量是指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的教育质量。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为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更应成为统领学校全面工作的行动指南。
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两种理念
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统筹、科学地规划学校的各项工作,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发展负责的精神,站在民族未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度,明确责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发展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本。做好这一点,要注意处理好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关系。学校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又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发展必将推动学校的发展,又是学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因素。
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学校要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本体功能而服务于社会,这是一条教育的基本原理。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体价值,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五、学校内涵发展主要要做的几方面工作
在我国当今教育发展现状大背景下的学校内涵发展,在我看来,主要要做这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的精细发展。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的,是将学校中教学、德育等事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将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各种运行机制日臻完善。
学校的精细发展还是要管理机制上下功夫。首先是制度建设。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制度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学校不断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历程,随着学校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永无止境;其次构建良性运行的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按期完成发展目标,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学校的特色发展。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特殊的有机体。在这个特殊的有机体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在系统中,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得以发育、生长,具备其特有的个性。当学校的个性完善起来的时候,学校的特色也就水到渠成了。学校特色的形成实质上是教育的个性化。
学校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学校文化的独特风格上。它体现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凝聚了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等特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三是学校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发展如此,学校发展也亦如此。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在部分省区试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国家在课程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同时,也为学校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从课程内容到教育管理需要一整套崭新的机制保证其顺利实施,把学校推到了改革与创新的潮头浪尖上。只有学校不断深化改革,走创新之路,学校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教育管理中的自主性,增强了学校发展的主体意识,使学校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更加充分发挥。注重内涵发展,学校才能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