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朱玉敏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拉拉河镇中学 朱玉敏
    摘要: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自身内在素质与能力外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的体现,是一位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最本质标志。教师风格一旦形成并被学生认可、推崇就会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无形的震撼力和冲击波。精巧创新的课堂设计会让学生在你预设的惊奇中热爱你的课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在笑声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简明扼要的课堂板书会让学生在一目了然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会给学生莫名的愉悦和思想的构建。课堂教学灵活化、课堂语言幽默化,思品实践生活化。
    关键词:风格 思想 灵活化 幽默化 生活化
    正文:

    “风格就是人”是布封的名言,这是在他当选院士时的入院典礼上作的《论文笔》的演说中的一句话。那么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日积月累的结晶,或睿智,或沉稳,或幽默,或活泼。教学风格是教师综合运用教学艺术及教育教学心理,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各种教学元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所形成的风格。
    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怎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让思品课堂内容不是一二三四条的罗列,而是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激思维的涟漪;如何让思品课实践不是假大空理论的推演,而是行为自然的扎实践行,这就是我以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形成的风格。简而括之就是一个字:活。
    一、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呆板的课堂“活”起来
    思想品德课要摆脱“呆板串讲,机械说教”的困扰,就要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程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法、音乐法、设置悬念法、提问法、名言警句法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教学流程的“活”;“求异思辩”,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启”中求“活”;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把“读、议、讲、练、问、答”等多种方法合理的结合起来,注意方法灵活。尤其精心设计导课和结课,让学生在新颖的“导课”艺术中“诱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比如以八年思品下《难报三春晖》我这样设计完成的:
    1.情感激励导入新知。
    师:哀哀父母生我及老。母爱如水,滋润我们的生命而澄澈;父爱如山,担承我们旅途中的痛苦与欢乐。一路走来,你是否明晰父母之爱?您是否透彻他们的喜怒哀乐?你也是否分担他们的哀思与愁绪?简而言之,你是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就来谈谈“孝”字。大家一起来背诵《弟子规 入则孝》。师板书:孝
    2.情境探究研究新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影像:《新生命的诞生》(学生观看影像)后谈论。再结合弟子规入则孝一节让学生结合谈领会。教师一边点评一边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进一步辨析孝顺不是愚孝,不是盲从。
    3.情感升华凝练新知 师总结: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一个孝字。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并不难。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思想上尊重父母,日常生活当中努力践行《弟子规》,你就是一个孝子;只要我们心中有大爱,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们的父辈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一个仁人!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和谐,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的仁政就会畅行天下。
    这节课从情感激励导入新知到情景探究新知,再到情感升华凝练新知,结合《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关于孝道的教育教学。力求一个“活”字,突出一个“孝”字,突破一个“行”字。对于孝敬父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生活经验的短缺和家庭教育的匮乏而做的不好,家庭关系没有达到真正的和谐。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学习生活知识,在结合生活知识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尤其利用弟子规相关内容进行教育,化腐朽为神奇,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 生动幽默的语言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
    幽默的语言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好,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我经常借用、仿用古诗词或名言、警句、歌词、流行语、歇后语、小哲理故事,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美妙的境地,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美界。如在教授《同学,朋友》“与友同行”时我先个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只狐狸专门到附近的村子里偷东西吃。有一天,这只狐狸悄悄溜进村里,遇到一只看门狗,就勾引它说:“你要是跟我到处去玩,可以得到许多好吃的东西。”狗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我在这个主人家里,饭也吃不饱,也没啥乐趣。好吧,我跟你走。”于是狐狸把狗带到一个鸡舍前,蹑手蹑脚打开门,低声对狗说:“跟我进来。”狐狸和狗刚迈进鸡舍,脚就踩到农民事先布置好的捕兽器上,它们吓得大叫一声,拼命挣扎。房主人听到响声,点起火把,看见是狐狸和狗。农民对妻子说:“你看,狗跟狐狸在一起来的,看家狗跟上狐狸,同样也会变成小偷。”这则寓言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我习惯在学生中间一起上课,大家的目光会随着我的脚步而移动,这样会唤醒学生松弛的思维,凝聚学生的所有目光,使课堂教学随着我的节奏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使原本“死气腾腾”的政治课堂处处生辉,兴趣盎然。
    三、 丰富切实的实践活动让品德行为“活”起来
    认识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品教育大纲说:要培养学生素质,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思品课教学任务的需要。而现在的思品课大多是“一讲了之”,顶多是留点作业。其实思品课,尤其是中小学的思品课一定要安排具体的实践活动,否则思品真的只是纸上谈情说爱了,一点实际价值也没有。因此,我力争在时间上打破“上45分钟课就完成任务”的传统观念,自觉地将思品课教学与参观学习、调查访问、举办讲座、课外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消化所学内容;在空间上打破“我的阵地就是教室”的观念自觉地将思品课教学阵地扩展开来,走出课堂,必要时走出学校,用发生在身边、周围社会及社会环境中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认识。我经常引入当今社会发生的热点或焦点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习九年级“伟大的基本路线”这一框题时我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1)调查所在地区农民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记录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简明的调查报告;(2)以社会调查中的真人真事为依据,分析“四项基本原则”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促进家乡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并引导学生在调查及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再比如我讲解“与父母同行”让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在课堂上谈谈感受,“与老师同行”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写一封信,邀请相应的老师参加互动,“环境与资源”的课程设计带领学生去校外捡垃圾等等。我认为,思品的课应该在课外上才最有效。没有实际操作的理论只能的一纸空文。借用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现在的思品教材所用材料大量严重老化,根本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需要,其体系也是停留在理论层次而缺少必要的实践因素,非常有必要加以改革。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自身内在素质与能力外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的体现,是一位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最本质标志。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并被学生认可、推崇就会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无形的震撼力和冲击波。精巧创新的课堂设计会让学生在你预设的惊奇中善待你的课堂,珍惜你的课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在笑声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简明扼要的课堂板书会让学生一目了然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会带给学生莫名的愉悦和思想的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力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该引以自荣的事”。课堂教育灵活化、课堂语言幽默化,思想实践生活化是我追求的最高教学风格。
    参考资料:
    1、 李如密:《教学风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 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3、 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张中华:《论课堂教学风格》 《教学与管理》,2002年7期

    点击次数:40  发布日期:2015/8/3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