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义 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 韩济义
摘要:数学题的入门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细心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重要环节,
关键词:审题能力;小学数学;低年级;读题
数学题的入门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只有掌握了审题的方法,才能轻松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通常,细心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重要环节。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常常会因审题不细致,题意理解不清而造成了错误,特别是做试卷时许多学生解题错误,大多数的因为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重细致的再想想题目要求就能做对。因此,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重在对阅读题目要求、分析理解题意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相对重要一些。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目的的进行审题方面的基本功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审题能力就应该从娃娃开始,从低年级起步,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较强的审题能力,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素质。
二.培养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的途径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读题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题目要求作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地、轻声地、默默地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对读题方法进行指导。当读有文字的题目时,要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解释;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等这些方式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地读。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读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要求,提高读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学生认真地读题,强化学生审题的意识,可以要求他们一边读题,一边圈画,圈起重要的字词,提醒注意。
正确领会题目意思,还需对题目正确、全面的进行观察,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与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审题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比如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先从观察的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分类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教材中说要把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要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摆出个正方体分成两堆,这时可以边观察,边摆,边讨论的分与合有几组情况,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律把10的几种分法摆出来,让学生观察,这样做,还可以从上到下数出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这就说明动手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审题。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在学生生活中找到原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而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学中通过让他们摆、剪、折、量、画、拼,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动手摆三角形和圆纸片,先巩固同样多的概念,再出示情景图。如,学校里养了A只白兔B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根据图示学生来讨论,谁与谁比多或少,已知什么求什么,把谁分成两部分。由准备题到例题,学生借助图示可以理解,从白兔里去掉黑兔同样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这样的教学,学生动手操作了,并且学到了新知识,理解了题意中的数量关系,且还可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细致入微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训练,真正帮助低年级的孩子们提高数学审题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美国数学科学资金来源特别委员会,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
〔 2 〕《振兴美国数学 90 年代的计划》,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3.
〔 3 〕《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严士健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 4 〕《数学与人类文化发展》,张祖贵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 5 〕《数学与社会》,胡作玄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 6 〕《数学在天文学中的运用》,刘步林编著,科学出版社, 1987.
(作者:韩济义 工作单位: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