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六塘镇初级中学 周业新
21世纪不仅是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也是知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是这个世纪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一系列的特点要求我们要注重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终身学习,构建一个知识型的社会,这就使得我们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无法与之相适应。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新的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需要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并且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需要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就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艰巨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媒体平台,为英语教学提供多媒体支持。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将网络与英语教学整合,提供培养学生学习的资源库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是网络,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学习所需的各方面知识,也可以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广泛的信息源。《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呈现多媒化、网络化。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过去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学生由单一听教师传授知识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解理解难度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的"任务型"的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来达到"能做某事"的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其教学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是极为方便的。信息技术可以为"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扫清障碍。因为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满足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英语阅读教学中只能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我们可以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化解课堂教学解难。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中,教师可以从Disney English 的动画片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片段,配上A: Hello. B: Hello. A: What do you like? B: I like fish. 等的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内容。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和其他卡通人物的英语对话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简短的对话。、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原来在整个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材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学生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使课堂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来设计和丰富自己的课堂。
今天,时代在变,世界在变,国家在变,教育在变,课程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变。教师应在求新求变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课改精神,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且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必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