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牟林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初探
    四川省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牟 林

    一、模式形成
    为深入推进我县“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三年来,我县全体物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例为载体,经过了多次问卷、观摩和研讨,涉深水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我县物理学科精品课执教教师、省、市、县骨干教师经过送教、公开课、示范课和常态课的大量实践,边用边研,不断完善后,一致认为用四个字概括出了我们县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学—议—导—用。
    二、模式解读
    1、学:学生自主学习。即学生通过收集课外资料、阅读教材内容、浏览科学世界、自主合作实验探究等了解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学思考,并提出问题。
    2、议:交流、合作、展示。主要有小组讨论和集体展示交流两种形式。物理课本上的“议一议”、“想想议议”、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困惑等都是议的主要内容。
    3、导:教师的指导,点拨。其中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景、设疑引趣时的——导设;学生尝试自学、质疑思辯时——导学;在生生研讨、交流合作时——导议;重点、难点和疑点处正确引导、点拨精讲——导思;学生练习巩固、拓展反馈时——导练。
    4、用:知识运用。物理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同步练习册》上的“同步练习”等都是运用物理知识的好材料。
    三、模式运用
    1、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一节课的前二十分钟。新授课在情景创设(1-2分钟)后进行,复习课上安排在目标呈现(1-2分钟)后进行,实验课安排在问题与猜想(1-5分钟)后进行。若特殊情况,一节课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可分几段进行。总之,一节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必须要保证,建议在15分钟以上。
    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来选取必须学且学得会的内容。可以是新知识内容预习,可以是自己建构某部分知识体系,可以是实验探究,可以是课堂小结。目标是让学生获取基本知识的同时发现并提出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2、议——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自主学习和知识运用后的反馈时进行,总体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展示课除外)。
    交流展示的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的新疑问,对此,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必须是自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是学生需要议的内容。展示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交流展示的形式有组内交流和全班展示两种。组内交流就是小组内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出现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法,探讨知识间规律,在组内达成共识。全班展示是在小组交流共享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解说小组的观点和看法。 可由组内中心发言人通过回答、上台板演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结论和规律,引发全班思考讨论,优秀的成果共享,问题成果纠正。
    3、导——指导点拨
    指导点拨的时间,一般穿插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前后、交流展示中、知识运用前后。总体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为宜。
    指导点拨的内容,(1)导设:通过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质疑、推理、想象。(2)导学:教师的导体现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出的问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以悄言细语方式,进行态度、方法、习惯和信心的指导,对自学速度快和质量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以示鼓励。(3)导议:对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范、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整合提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4)导思:在这一环节,教师一是要点拨本次内容的重点、难点;二是要根据前面教学环节中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评价,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正确与规范。(5)导练:在此步骤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新知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教师要及时巡视每年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记下典型案例和良好的解题方法。
    4、用——知识运用
    知识运用的时间,通常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学练最穿插进行,小步走,快反馈。一种是在一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巩固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总体时间一般要不低于15分钟为宜。
    知识运用的内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实例;书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同步练习册》的“基础知识”、“当堂训练”、“直击中考”。
    知识运用的形式有:作业练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自主记忆、阅读分析、课外小制作等。总之要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掌握所学知识的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四、模式的优点
    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认为“学——议——导——用”这个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主体动起来,把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探究、释疑、练习等因素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从而使学习更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同时在课堂上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课堂教学从单一掌握知识变成了知识、方法一同掌握,久而久之,必有利有自学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上把“学”和“用”放在了重要地位,强化了学以致用的理念,提高了课堂效率。规定学习和应用拓展总时间占30分钟左右,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又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当堂实现,同时培养了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互相讨论, 动手实验,积极思考和练习,再加上教师有的放矢地设问激疑、点拨引导、重点讲解,所学知识基本上当堂消化,从而大大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
    3、强调展示交流,关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习的权利、空间、机会、快乐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当好竞技者、表达者、展示者,教师只是组织者、聆听者、引导者。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协作精神和科学交流思想的能力;通过展示,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准确规范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一句学生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初中物理“学—议—导—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锐意改革、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与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成长。

    点击次数:155  发布日期:2015/6/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