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兴趣为导 积累为匙 方法为径——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曾晓密

    兴趣为导 积累为匙 方法为径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植杨小学 曾晓密
    【内容提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言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标杆之一。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平时善于积累,注重引导学生美化语言方法等方面来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关键词】 兴趣 积累 方法
    在现实的教学中,一说到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每每谈虎色变。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大多教师对习作教学感觉束手无策。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下面,我结合几年具体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不妥之处,愿和同行共同商讨、斧正。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乐于写作的最好的催化剂。只有让学生积极了,主动了,乐写了,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挑战了。
    1、巧借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其实都很强,而且还极爱表现自己。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而不能抑制其发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多挖掘学生作文上的“闪光点”,文章里哪怕是一段、一句甚至一词,只要学生用得好,老师都可以加以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尝到被人肯定的快乐的滋味后,那么,自然对写作就会多了一份喜悦,少了一份排斥了。同时,多多提供让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比如举办班级习作园地,把优秀的段、篇章张贴上去,供学生欣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像我们中小学现在举办的“幕阜风”报刊,还有区、市举办的征文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写作也就不再是“我怕写作”,而是“我要写作”了。
    2、善于激发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感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走近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才能体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也才能写出华丽多彩的文章来。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景物的文章时,我便带领学生到学校前面的河堤上倾听潺潺的流水声;到宽阔的田野里欣赏金黄的麦浪,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到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去领会青松的坚韧,白杨的挺拔;到空旷的草地上,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让学生在美景中漫谈,畅游,细细品味,让这美丽景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尽情放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那一幅幅生活活泼的图片,那一首首勾起记忆之弦的歌曲,那一场场扣人心弦的画面,牢牢地刻在学生们的心上了。那么,接下来的写作,便会思如泉涌了。
    3、科学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
    传统的写作教学,无非是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习作的要求,和提纲式的写作模式,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模式把作文写完整来。这样的作文教学,简直像一滩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而且还紧紧地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思维,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新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多媒体,它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让真实的生活在屏幕上再现,深深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科学整合丰富的习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鼓励学生平时善于积累
    学生习作语言的提高必须以深厚的语言积累为前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1、从平时的阅读中积累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起着很大的影响。但自从电视、电脑等形形色色的媒体出现后,学生们对阅读更是避而远之,有个别钟爱者,也只是翻看一些花俏的漫画、故事书等。因此,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多开展一些有关阅读的活动。如说故事大赛,比比谁摘抄的好词好句多,名言名著大比拼,朗诵演讲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能从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2、从日常的生活中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现在身处农村的小学生,亲力亲为的事情比比皆是。但如果只让他们亲身去做,而不注意去观察做的过程,不善于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记录精彩的瞬间,到头来,作文一样会空洞无物,平淡无奇。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所以,在亲身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还需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身处农村的小学生,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去积累: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田野的四季风光,身边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捕捉,去观察,去记录。久而久之,写作的材料便会信手拈来。
    3.从习作讲评和修改中积累
    历来,作文的讲评与修改,被众多老师所忽略甚至轻视。殊不知,作文的讲评与修改,跟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技巧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因为,作文的讲评与修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在哪,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习作讲评和修改中积累到很多习作的素材和方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作文的讲评与修改,把它当作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引导学生从平时的习作中积累习作的素材和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必会与日俱增。
    三、注重语言的美化
    一篇通畅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舒适美感;一篇文采匪然的文章,欣赏起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连连称赞。可见,语言的美丑是评定作文优良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习作指导中,如何体现语言的优美,让语言的花蕾绽放出诱人的光芒呢?
    首先得依附于平时的积累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歇后语等,根据情境,恰当地镶嵌其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美化后的语言与干巴巴的直述,要形象生动多了。其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机会。爱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如在学习一些写景体裁的文章后,我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胆地去想象它的一切,然后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文体,写出自己想象后的情景。其中有同学以“假如我是一棵树”为题,写出了这样一段:“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让鸟儿在我的头发上搭窝;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一定会给人们吸走空气中的污染,让人们的身体更健康!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不想孤独地长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因为每当大风大雨来临,仅靠我的力量是很难抵挡的。我要向我的同胞发出信息,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组成一片绿盈盈的森林……”可见,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背后一定藏着极其美好的语言。第三,在习作中,准确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好比在画家在平淡无奇的水墨画上增添了多种色彩,瞬间便会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被吸引。最后,在日常习作指导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保持习作语言的流畅,让读者读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真正体会到:“这种美感,如何不使人赞叹呢?”的妙处。
    总之,作文教学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每一个教师值得深思的话题。教无定法,只有找准了适合学生的途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周正亮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 娄湘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市小学师资培训中心
    【3】 胡发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4】 张磊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索》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3-2004论文集)
    【5】 俸雒蓉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琐谈》广汉教科所

    点击次数:114  发布日期:2015/5/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