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赵宏玉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一小学 赵宏玉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来我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这也印证了古人的话“亲其师,而信其道。”无数事实证明,学生越喜欢哪位老师,就越爱听哪位老师的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屋”。相反,学生和哪位老师有隔阂,就会讨厌这位老师教的课。因此,每位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做到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朋友式的老师。尤其对待后进生,不另眼相看,不侮辱歧视。要尊重他们,做到一视同仁,甚至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情感去温暖他们,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 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脉搏,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如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这些“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也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巧妙使用幽默技巧,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学生对知识迅速“反应”,使枯燥的学习演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三、从作业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做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是笼统的“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自从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每个班都把学生分成了十几个组,这也给我们教师布置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号布置作业,一号学生完成什么,二、三号学生完成什么,四号学生完成什么,这样就避免了布置作业的“一刀切”,每天每位学生完成的作业都是最适合他自己的;同时,我认为千万不能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太多,应适可而止,如果太多,一来孩子会抱有一种完任务的态度,草草了事,即使做了,也不会有明显的收效;二来孩子会产生一种厌倦、抵触心理,时间长了,会导致他反感这一门功课。总之,要从布置作业的方式、形式入手,让学生爱写作业,而不是把完成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这样,他才不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
四、利用比赛竞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赛竞争,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都纳入竞赛内容,开展相关的比赛。自从教学教改以来,我上完每一单元都会进行一次听写词语和背诵课文比赛,每次都是记小组总成绩,包括这次中期考试,我以四人小组的总成绩进行评比,奖励小组前五名,对后三名小组也进行了象征性的处罚,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在每次考前他们都会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认真复习,临考前组长会像老师一样向其他同学强调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在作业方方面,我班规定,只要得一个“优”就可以为小组奖励一分,所以在做作业时,小组同学会互相提醒一定要把作业写好,写对,在交作业之前,细心的小组长还会把其他同学的作业再检查一遍,指出错误,并要求改正过来,这样一来,作业的错误率就降低了很多,书写也比以前工整多了。所以我觉得经常开展这样的比赛,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成绩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利用表扬艺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要想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必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是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因此表扬是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这正如美国学者卡耐基曾所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对优等生要不断表扬,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让后进生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很重要。让后进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不对他们另眼相看,我们一般都习惯不断地提醒甚至批评他们:“你是后进生,你们要努力”等等话语,这样使他们心理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别人笨,久而久之,便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乃至丧失学习的信心。我认为对后进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悄悄”地进行辅导,把辅导列入课内教学环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成绩提升了要及时表扬,使后进生感到自己和别人同样聪明。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长期引导,才能变苦学为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