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吴廷会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贵州省思南县文家店镇龙山小学 吴廷会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改革的理解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一、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教学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学生,又不是单纯的教师,而是以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地说,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有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些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进行,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主题的活动,并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了操作,同时加强并巩固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 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首先,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独立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有经验的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这样学生提出的信息才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克服师道尊严的作风,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取得学习的甜头。
最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师在获取信息后应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否则做再多的工作都是抵效的或无效的。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靠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光有教师的主动性而没有学生的自觉配合,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性,结果同样不会理想。教师应在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计教案
三、 课中勤于捕捉
上课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教师仅凭过去的经验去估计是不行的,必须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法。有时教师讲授时不观察学生的反应,等到批改作业时才发现问题,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问,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四、 课后勤于总结
课后小结并被大多数教师所重视。其实讲课后应立即回顾本课堂的成功之外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及学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分析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并简明地记在本节课教案后面,这样既可作为下节课的纠正内容,又可作为下一次再教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若能长期坚持,注意积累和整理,便是切合实际的难得的教学经验。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基础,教师应了如指掌。
教学不是一项短暂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