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论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艺术 吴健全

    论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艺术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第四中学 吴健全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甚至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就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论述,望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本班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我们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也要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一、用心关爱学生
    用心关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爱是启动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班主任只有像慈母那样爱自己的学生,去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彼此间才能建立起密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沟通师生感情。关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关爱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关爱学生。要多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经常开展法制讲座、普法专栏、爱国主义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和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其次,要在学习上关爱学生。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每个生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待学困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要只揪着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他们的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班主任要从他们身上发现好的一面,如:有的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差,但是待人很热心,乐于帮助别人打扫卫生。就像我班的一学生莫熠同学一下课就抢着擦黑板,我及时在全班表扬他,并要求全班同学学习他爱劳动的好行为。之后我悄悄又告诉他,老师非常希望他在学习、纪律方面也能有积极表现。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点滴进步。还有些同学的文化成绩不理想,但文体方面有特长等。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并注意对有“短”处的学生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另外,还要从生活上关爱学生。例如,帮助学生保管零用钱、饭票等。学生在学校生病时,要和学生一起去看病,陪他们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家长才能放心。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二、充分信任学生
    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如果我们都能够尊重学生的热情,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于不尊重学生的感情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是很难补救的,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对象。怎样看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不能不直接涉及到班主任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思想转化和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班主任能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问题。充分信任学生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向。
    新时期要求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性强,富于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为培养开拓型人才,班主任除了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庄外,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激励和引导。要破除“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观念,扭转班主任包揽一切的做法,增强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创设学生个性特长充分施展的条件,给学生造成实际锻炼的机会等都有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而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以班主任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作为班主任就要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既要让学生们尊敬你,又要让学生们怕你和服从你,应该成为学生们可敬、可信和可亲的朋友。作为班主任就应当使学生相信,聪明守纪是好学生,诚实守信也是好学生。我赶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各方面与学生门交流意见,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在思想上一步步成长起来。在课外,我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与他们谈心,不仅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而且还在生活细节各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用这种真诚的爱去教育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使教育收到实效,使学生心服口服。同时班任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学生,让学生也了解班主任,让他们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换位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师生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 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前提,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基础。教师的学生观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们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教育好。可见,教师的学生观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教师不仅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往往是教师的学生观的反映。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双方都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冷静、客观、全面地考察分析对方,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四)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教师的民主作风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不良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四、精心培养班干部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深有这样的体会,班干部得力,能发挥“桥梁”作用,班主任管理班级就轻松得多。班干部由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组织能力强且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来担任,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使之成为班内各方面的带头人,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一批学生。班干部的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障。我们班主任不可能一天都在班上,怎样了解班上的情况,大部分还是靠班干部。设置班干部,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增强工作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和使用,敢于放手,加强引导,提高能力。严格做到“班级事人人管,人人管班级事”,事实表明,班干部们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用汗水和行动赢得了同学们的支持和拥护,整个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班干部:(一)选好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骨干力量。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不良倾向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管理者,他们便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所以,组建责任心强的班委尤为重要。一批好的班干部能为班做很多很有益的工作,能够带动全班同学团结奋进、严守学校纪律,共同进取,共同拼搏,是形成优秀班级体的重要条件。 在初一新生开学后我先详细了解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当然重点是知道哪些学生有当过班干部的经验,从中找出可以胜任班干部的学生好好培养。刚好我可以利用一周的军训时间观察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周后我就临时指定班干部的人选,同时也指定了临时的值日班干,由全班学生自荐进行轮流任职。当然这些班干部的试用期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我经常给他们指点初中阶段班干部的一些常规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一个月后,通过学生自荐、班主任考察、候选人发表自己对班干部工作的见解,再经过同学们投票选出班委,最后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我再任命各班委成员,使这些班委成员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让班委讨论并推荐值日班干的人选,我自己也从这一个月中考察能胜任这一职责的人选,最后从两份名单中确定值日班干的人选。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为了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此我绞尽脑汁在班级中设立了很多岗位:课代表、小组长,基本上达到了人人参与,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为以后班干部的选拔打下基础,让我有更多的选择人选。(二)树立班干部的威信,着重培养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要靠车头带”。一个班级的班风好不好,学风浓不浓关键在于班干部的领头作用。一个班干部如果威信高,同学们便会听从他的意见,听从他的指挥,他的工作便能顺利进行,反之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 班干部既要接受班主任的领导,又要为同学服务,接受同学的监督,因此常常处于各种矛盾的交叉点上。班干部与同学关系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到班干部职能的正常发挥。指导他们协调好各方关系,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关心同学,愿为大家服务,不能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利,以此来不断提高班干部的威信。例如:我班的班长,为人耿直,认真负责,有几次是她在担任值日班干,为了教室内大家安静的自修,经常批评一些爱讲空话的同学,为此同学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但她值周每次都有纪律红旗,为此我在肯定全体同学的时候也全班表扬了她,此后她还是一如既往,那几个同学也不想给班级抹黑,矛盾就自然解决了。还有一次在自修课上我班的两个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争吵起来,当时我就想把两人都痛骂一顿,但我还是强压心头的无名火,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先了解事情的缘由,批评了其中一位同学,然后再给另一同学讲道理:“你作为班干部素质上应该比他高,怎么能和普通学生一般见识呢,做什么事讲什么话要先想想可不可以做可不可以说,你班干部先进在哪里呀?”最后他跟我说:“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一定改正。”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在教室里先把两人都痛骂一顿,心里可能是解气了,但后果可能是作为班干部他在班级里的威信从此就下降了,学习上也会有抵触情绪。 在每次的班干部例会中都会谈到一些问题学生,有时候我也回会问谁能帮助这些同学,如果有班委能解决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毕竟同龄人之间沟通比较容易,同时班干部们也很容易和其他同学搞好关系,在班里树立威信。(三)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帮助班干部掌握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树干、树枝和树叶,一棵粗壮的树干如果没有树枝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绿荫的。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个人认为: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各司其职。当新的班干部任职后,班主任首先就要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他们各自的具体职责,帮助班干部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分工不分家,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共同管理班级事务。
    班干部一方面是干部,另一方面还是青少年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如果只使用不培养教育,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反而影响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够负责的表现。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只空讲培养,不在实践中使用,也培养不了班干部的能力。因此我通过解剖实例、总结经验等方法,向他们传播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有些班干部的领导能力比较强,培训一两次就能独挡一面,但有些班干部的能力相对较弱,或者工作比较被动,所以,班主任要加大对这些孩子的培训。例如德育活动课,首先召集全体班干部研究如何开好德育活动课,并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和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由几个主要负责班干部确定方案,由他们去确定形式和内容,并且他们自己决定主持人、发言人、表演节目的人及班干部的分工。现在基本上我都不需要怎么参与只需要通知一下看看内容即可。如此便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锻炼了自己,也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五、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家长支持
    家庭是学生的生长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启蒙教师。学校是学业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启蒙教师。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教师的教育引导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成熟。因此,作为班主任的应注重家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要交学校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就要做到勤家访,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果没有家校联系,学校、家庭对孩子的了解并不全面和完整,也就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应不断地学习科学教育管理知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用创新精神进行班级管理,才能不断开创班级工作的新局面

    点击次数:158  发布日期:2015/5/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