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碧辉 趣味学习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学习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鹅塘中心小学 张碧辉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求知欲,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是人们从事或探究某种事务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源。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掌握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技能的心理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是人生学习的起始动力,为终身学习提供心理支持。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兴趣学习是主动性学习,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针对小学生兴趣的特点,设法控制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的兴趣逐步趋于稳定。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四特点:
    一是容易激发起来,但很难维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容易受教师的影响。例如:某个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换另一个老师讲课方法欠佳,学生的兴趣会骤然下降。
    二是兴趣容易广泛,但难于集中。小学生往往什么都想学,样样都感兴趣。他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缺乏一个中心的兴趣。
    三是容易产生偏科思想,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学习要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很容易受一时的喜爱而偏科。
    四是和教材的难度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们感到教材的内容很简单,掌握知识不会感到困难,作业负担又不重,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没有什么知识可学,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反过来,如果他们觉得教材内容难于理解,作业过多过深,他们感到负担重,就会产生烦躁、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行为。小学生这些兴趣特点同他们的情绪发展不稳定有关,事实上,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在学习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要让他们的学习情绪经常保持饱满、积极、稳定。这样,才能使他们兴趣高涨、强烈、持久。
    学生的学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要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仅需要较好的智力,还需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热情以及顽强的毅力,自信心等性格特征。所以我在教学一年级时,设计以下的教学方法:
    1.儿歌法
    儿歌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趣,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如教学g之前,教师朗诵儿歌 “小哥哥,爱白鸽, 喂完鸡,唱支歌, 哥和鸽,笑呵呵。” 教师问:这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从而引出声母g。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其乐无穷。
    又如在教a,o,e时,教师运用传统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再如声母拍手儿歌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g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 在后面大声喊,zh、ch、sh 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再去叫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2.图画法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是多为儿童熟知的内容,易说易记。如教学i、j、x 等字母时,先出示衣服、鸡、西瓜等彩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对应的拼音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自然地被带入新的学习氛围中,又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故事法
    故事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拼音用故事法,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教学f这一声母,教师先讲《西游记》中关于如来佛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正当学生兴趣盎然时,教师板书“f”,告诉学生,象如来这样受人膜拜的就叫“佛”,学生兴致勃勃,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新的学习任务。
    4.演示法:这种方法以演示实验,操作玩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愿望,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i、u、ü时,牙齿对齐iii,弟弟姊妹笑嘻嘻。小嘴撅起uuu,小猫敲起小铃鼓。嘴巴翘起üüü,滴滴答答在下雨。
    5.游戏法: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m前,可以让一名学生蒙住眼睛,和其他同学做“摸瞎子”的游戏,从而引出m。除上所述外,还可用唱歌,绘画,多媒体等形式引出所学内容。
    小学生贪玩好动、记忆力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遇事总好问个为什么?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积极主动参与并能获得心理感应。快乐教育理论的提出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捷径。快乐教育理论: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快乐。快乐与人与外界事物或与他人处于和谐境地,使人处于超然自由的状态。而快乐的情境常常伴生兴趣,兴趣使人产生接近或愿意接近事物(的情感),产生钻研、探索、创新的愿望,从而又孪生快乐。也正因为这样,快乐为智慧活动提供了最好的情感背景。在实践中,一旦兴趣衰退趋势出现时,由兴趣引起的快乐情感状态对维持兴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维护、激活作用,用快乐的松懈活动解除兴趣集中带来的紧张,用快乐的向往提供兴趣再生和巩固的动力,而这种效应是一切学习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有趣→情趣→乐趣→志趣
    学习兴趣的品质:想学、会学、乐学、善学。想学,内心的学习意识,课前的学习准备,表现为我想学。会学,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参与 学习过程,表现为我能学,我会学。乐学,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内化理解,并归纳为学习方法,并能应用学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善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表现为学以致用,拓展创新。

    点击次数:135  发布日期:2015/4/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