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腊梅:浅谈“做”数学 引导学生“用”
浅谈“做”数学   引导学生“用”
◎   四川省平昌中学   邓腊梅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走进了生活。
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数学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将数学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的过程。其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主要在做与合作,做与交流中形成。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数学素质。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见,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三、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1、例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每节的教学中,都应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生活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并不抽象,就在身边,学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通过教师启发性的问题,学生会产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欲望,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认真地学习,积极地探索,兴趣也就自然形成了。
2、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靠数学方法来解决,小到家庭理财,买卖物品,大到丈量土地,设计制造以及航海航天,都要用到数学。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3、培养学生会实践,在生活中学习教学。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4、体现数学价值,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的,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设法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反复尝试,积极探索,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避免枯燥。学习数学不应依靠在题海中的遨游,而是要掌握规律,理解知识,形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运用的规律,从而对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通过课上得认真听讲,课下的复习巩固,查漏补缺,自习课的不懂就问,讨论研究,逐步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即使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等于给了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学生会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迈向成功之门,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持久保持。
6、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形象呈现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投影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变为形象,认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现代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从身受,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本节的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7、发动学生,开放数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不应是老师讲学生听得单一的授课式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活动,双边互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学生可以开展自学讨论,抢答,自我测试,课后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人类适应和促进未来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既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教学更多的联系实际,更贴近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