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竹遐:让孩子在信息时代振翅飞翔
让孩子在信息时代振翅飞翔
——浅谈科学合理地进行英语多媒体教学设计
◎ 安徽省望江县实验学校 傅竹遐
谈到教学,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会涉及到一个共同话题——教学设计。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教育阵线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谓岁月悠悠,林林总总倒似有种“雾里赏花花非花”的感觉。而毋庸争议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为信息时代英语教学的强势所趋。CAI,顾名思义,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约有12%的信息依靠听觉获得,而约为82%的信息则是依靠视觉获得。CAI不仅能以图片、影像、色彩等直接刺激促成学生左右脑的积极合作,更大程度地开发大脑潜能,提升学习效果,更为可贵的是可通过一个动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师生关系、语言信息和课件界面的构建来科学、恰到好处地进行英语多媒体教学设计。
A、良好的师生关系
1、阐述:在语义学中有一个一直被众多语义学家,心理学家甚至哲学家反复探究的现象:客体、符号与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不论付诸何种教学实践,实际上也都是在围绕着三个因素:教学信息、教师和学生来做文章。在这个教学循环图形中,教师是主导,其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控制两个环节上。教师是传播教学信息综合媒体的一种——活媒体,因为他可以通过合理有效教学设计来实现教学信息的量变和质变。因此,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乃教书育人的中心点。多媒体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消弱教师的主导地位,造就缺乏人文关系的课堂,小学生年龄尚小,情感依赖性较强,他们正处于语言习得关键期,求知欲旺盛,我们要根除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要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富于亲和力、最灵活的口头交流贯穿教学始终。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仅是一种能将语言信息绘声绘色展示给学生的教学工具,它无法取代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自然交流,更无法取代学生的创造思维;它本身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设计者和操作者——教师。面对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课堂有针对性地快速选择必要的素材来构建意义,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真正地通过现代化媒体技术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若干优势。别外,师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向师性,即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优化教学信息传播手段之外,还要做到以情感人,营造愉快而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真心的爱护每一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其产生可敬、可信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新的知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英语多媒体设计中的两构建问题
1、语言信息的构建。一个课件内容的构建概括来说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知识因素、技能因素和触媒因素。
(1)知识因素。英语学科的知识因素是指课文知识和与课文信息相关的课外知识,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素材取向,教学目标设置和媒体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领会、掌握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知识(小学生以听、说为出发点和着落点),文化知识以及历史和地理背景知识等等。
(2)技能因素。依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技能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学习语言的方法,其目的是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和智慧的结晶,达到传承知识的目的;二是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传承知识的过程中,将前人的东西加以灵活、创新的运用,使之发扬光大,达到发展的目的。技能因素在课件中呈现的方式和所起的作用是:(1)以具体的教学信息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2)以得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以恰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条件或平台,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3)触媒因素。亦即启发因素,这是课件中一种合理的潜在性因素,它隐藏于知识和技能两种因素之间,起到映衬和彰显的作用,故能启发和引领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条件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和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多元、多层次、发散性的思维联想。
已学内容,在学内容和将学内容是一个课件内容构建的三个主要成分,但并不是一定要在课件中平分秋色,对称存在,教师当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安排好“登场”“缺场”的顺序,做到定位适当。
2、课件界面的构建。课件界面的构建与教学内容的结构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课件界面本身就是为教学内容的展示服务的,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件界面是指教学信息的结构形式,强调的是形,是整体;而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的本身,是个体。实质上,从层次角度而言,界面构建主要考虑的是课件中的各种元素如何组合才合理、科学,才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及人的感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课件设计中,我们一般首先给予关注的往往是文字信息、图像和符号信息,认为界面上的文字、图像和符号越多,教学信息就越丰富,课件越完美。因此总是大做文章地堆积,造成信息重叠,主次不分,忽视空间信息的呈现,致使教学的主要信息不能凸现,学生难以把握学习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教学理念对课件设计的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将这种影响当作一个问题来看待,其焦点在以向学生传播知识为主还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这两个方面。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相关部门抽样调查发现,在128个中小学优质教案的230个教学目的,强调知识传播的竟有175以上,占总数的76.1%。这说明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知识传播,轻智力培养的倾向,在广为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的今天,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
良好的课件是由知识、技能和启发三因素按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而合理,科学地构建起来的平台,促使新知学习和技能培养在这个学习平台上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稳定性的信息载体。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课件设计时,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有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假设用一般教学模式能完全成到目的,可不必劳力伤神,大费周折地折腾课件。比如,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 My Family,家庭成员的介绍利用实际照片要比课件呈现素不相识者更易调动学生认知主动性,扩大交流。新鲜的水果比起图像更能全面发挥学生感官能动性,在快乐中学习。(2)设计的课件以什么形式表现教学内容。课件设计的标的是使教学信息在平衡中产生积极的作用,什么样的课件形式不是一成不变,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我们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特点出发,尽量做到恰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另外,还应有意识地在课件中创造一些失衡性的成分,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和理解把这种失衡的东西平衡起来,并在平衡过程中产生逻辑构建、思维构建和审美意识构建的激活元素。
在CAI教学模式普遍应用的今天,作为教学课件的设计者和实践者,研究教学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并以之作为设计的指南,是做好设计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推动和完善这件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做法。
参考文献:
(1)、Palmer,F.R.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Harper,1948
(3)、郭遂红,多媒体投影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