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龙周:还学生需要 提高课堂效率
还学生需要 提高课堂效率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第三中学 茶龙周
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课堂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源于需要,敲开马斯洛的学术思想之门,他认为学生的需要至少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内在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是说满足学生需要是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环节。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需要,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学生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作为自然人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也是其他所有需求的基础,只有生理需要满足了,才可谈其他需要。作为我们农村中学,简单的生理需要,如吃饱穿暖,在国家营养餐政策的实施中得以顺利解决,而对于极少数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通过师生帮扶、学校帮扶和社会帮扶,学生的生理需求可以基本解决。为学生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机做好保障,更为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了物质保障。
二、学生的安全需要
学生的安全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安全需要,另一个是心里的安全需要。作为现代校园相对而言是安全的,因此学生的身体安全得到了保障。对于学生来讲,心里的不安全感远远胜过身体的不安全感,这个不安全感主要来自课堂。当过学生的人都有体会:当老师提问一个你不会回答的问题时,你心里的不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你越感觉不安全,找到问题答案的概率就越低。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逃英语课。该学生的情况是:虽然他的学习态度比较好,但由于他的听力非常差,而英语老师又挺关心他,喜欢提问他,一到英语课,他就紧张得要命,最终以逃课的方式获得心理安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宁可冒逃课带来的风险来抵御课堂的心理不安全感。如何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课堂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营造非胁迫性的课堂气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障学生心理安全和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二)营造互助的师生、生生和谐关系
我国的一项实验表明,教师以愉快、高兴的情绪教学,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效果与一般情绪状态相比,最多提高28分(百分制),而教师以低沉的情绪教学,教学效果最多降30分。学生也是一样,学生的内心是愉悦安宁的,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把微笑常驻课堂,允许学生思考错误,尊重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思维,适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之,只要能创设一种互助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就能为获得较高课堂效率创造人文条件。
三、学生被尊重的需要
《礼记•檀弓下》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君子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自认为活菩萨的富人黔敖施舍给饥民的窝窝头,被一个瘦骨嶙峋宁愿饿死的饥民拒绝。故事赞扬了那位拒绝“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的态度不至于比黔敖更差,学生对教师的抵制也不如饿者那么坚定,但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虽然每个学生都缺乏学科知识,但如果给予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师教学态度不好,不尊重学生,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全面抵触教师,哪怕学生明知这样的抵触会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终不食而死”。同时这个故事里可告诉人们,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是何等看重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这种尊重对学生是何等重要,何等的珍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去理解、信任学生,要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努力增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和老师交朋友。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学生爱的需要
《学记》中的“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即“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讲是认识不足的。学生喜不喜欢该学科知识,更多的时候,首先是学生先喜欢老师,然后再喜欢这个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人格、相互关爱、相互尊敬和相互合作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爱,并信任教师,喜欢教师,并由此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
五、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洛斯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同样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众多,思维各异,能力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不同的机会和平台,尽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现机会和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的机会。通过给学生提供实现期望的实践、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公平地参与班级学习活动,并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用鼓励、引导、帮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实现自我实现的快乐。如果学生能在这种愉悦的环境里感受着学习的快乐,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只有解决了学生需要,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生理需要满足了人最基本的需求,安全需要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的享受着成长。只有师生和谐,课堂和谐,才有课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