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香:浅谈中学生讨厌学习的对策
浅谈中学生讨厌学习的对策
◎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民族中学 吴明香
分析厌学原因
一、家庭原因
1、有些家长头脑简单、生性暴戾,只管孩子考试成绩,不管孩子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成绩好了大奖特奖,金钱物质齐上,由孩子的性子驱使;成绩一旦不好,便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宽”“严”失当。也逐步加入到厌学队伍的行列。
2、还有不负责任的家长。这些孩子虽然与父母同吃同住,但他们从不关心孩子,一些家长男的沉溺于麻将赌博,彻夜奋战,乐此不疲,女的酷爱跳舞,整日围着舞池旋转,生活乏味庸俗。长期以来,耳濡目染的孩子颓废萎靡,怎么能有心思学习。
3、有的孩子是父母皆外出打工的留守儿。他们暂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也应该属于爱的缺失类。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情感方面。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厌学。
2 对数学的认知。知识缺漏和积累太多。有的学生因为不用功或者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做成知识缺漏严重积累,而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又很强,此时链条一旦中断,就会影响后继学习,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信心,造成厌学等等。
应对厌学学生的对策
一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改变自己以往的传统观念,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把眼光只钉在成家上,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思维培养和人格塑造。成绩好的给予表扬,成绩不好的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责骂,多给孩子一些信心。对孩子不应该盲目的溺爱,以免造成他们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最后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
二 学生自身
作为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动机,不管是升学还是真正的学知识。学习可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研究、操作、理解外界复杂事物和知识,也就是求知过程的本身。学习数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从而不断进步,得到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满足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就等于明确了自己的行为指向,这让就能更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开展自己的学习生活,强化自己的学习需要。从学习对个人内在价值、充实自我的角度,强调学习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感受到学习成为个人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就是培养学习的内驱力。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师方面
1 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奉献精神。尽量不要把不好的习惯带到课堂来,这样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同时这种习惯很容易让学生效仿。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多和他们主动交流,只有对学生进行了解才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正确与否。
2 授课方式(1)密切联系,沟通情谊。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说“只有尊其师,方能信其道”。因此,要让学生学好,必须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大力宣传我们的教师,使学生尊敬、佩服自己的老师。对老师来说,应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人心比自心”,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从学习、思想、生活上都关心爱护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他们上进,捕捉他们的优点,消除他们的自卑,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2)抓好补偿,打好基础。数学科知识间联系性较强。因此,要改变“教无基础”的现象,克服学生因基础不好而产生的厌学心理,就必须抓好“学前补偿”,使学生为学好新知识打好基础。(3)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学无目标”和“教无重点”都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因此,教学时,教师特别要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每堂课都有个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要精通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把重点处讲清讲透,不能对所有的教学内容平均用力。(4)精研教材,讲解清楚。“讲解不清”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克服这种弊病,教师必须精通教材,能抓住重点,讲清难点,处理好关键。要特别注意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过渡,既不能使新旧知识间坡度太大,使学生学有困难,又能将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使知识结构形成网络;要讲清楚新知识的新环节,使学生每次都能学习到新知识,并感受到成功和进步。要向学生讲解算理,并做到让学生能口述算理,从而做到对学生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5)多种形式,激发兴趣。①增强语言吸引力。教师要尽力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取比,变式讲授,彻底抛弃“背默例题”的枯燥的讲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采取直观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实物演示”、电化教学等形象直观手段,借助新颖的教具和学具,利用课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厌学心理,又增强教学效果。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克服厌学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反馈矫正,照顾差生。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当始终贯彻一条原则,就是:反馈矫正贯彻始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取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并针对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和缺漏及时给以矫正和补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反馈矫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照顾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