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木再排尔.排祖拉:优化教法 快乐体育

       优化教法 快乐体育
       ◎ 新疆库尔勒市第五小学 木再排尔.排祖拉
      自从踏上中国土地第一天起就把快乐挂在嘴编、无时无刻不在灌输渗透给每一位队员的米卢先生,他带给我们的是快乐的足球、自由自在的足球,特别是享受足球的现代理念。让球员体会、品尝快乐足球的无穷魅力,难道不比偶然的一次冲进世界杯更有价值?其实足球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只不过我们一直带着错误的观念、眼光来审视它,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的体育教育。
    足球应该是快乐地踢,体育就更应该快乐地跑、快乐地跳、快乐地游戏、快乐地表现……而如今,我们的家长、教师、甚至社会给本来天真无邪、快乐活泼的孩子们带来太多太多的禁锢,这不是摧残、麻痹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又是什么?
    我们自问:“体育何在、快乐何在、享受何谈啊?”体育教育本该给学生更多参与体育的时间和手段,赋予学生更多的愉悦与快乐、激情与享受,使每个幼苗自由自在地、无邪幸福地茁壮成长。不幸的是,我们太重视、太认真、太严肃、太想把自己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的天之骄子。
    我们的体育教学是否也应该在品味快乐中学练、欣赏快乐中参与、享受快乐中运动呢?是否应该放下必然导致紧张、畏惧、厌恶的“重视”、“认真”、“严肃”呢?是否应该尽可能地营造出自然、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情境,使学生们的身心解放出来,享受选择学习体育、参与运动的权利,从而投入到体育无限快乐的怀抱中呢?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引导,激发动机
    体育活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的内在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明课堂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等重大作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1、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着重向学生介绍中长跑能增强人体心脏及物质代谢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器官的机能,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使学生明白参加长跑的目的,就必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的方向转化。
    2、择优教材,身心皆乐
    研究表明,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就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尝试、体验、去主动钻研。体育教学要善于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材。
    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趣、学有所得,是扩大学生身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材的枯燥与泛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体育教学要将一些枯燥泛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活动联系起来,以恰当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可与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相联系,可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让学生在边做、边说、边唱的气氛中完成动作;也可通过模拟阅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等。
    让音乐、舞蹈、游戏进入体育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愉乐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能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3、优化教法,助兴固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简明扼要、风趣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讲解以及轻松自如、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是增强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如在弯道跑教学时,教师可将弯道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编成 “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面小”的顺口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如教师示范跳马练习腾空时的“身轻如燕”,和落地时的“稳如泰山”,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1)可以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产生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2)体育是一门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的于一体的学科,可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调用、剪贴等功能,帮助学生及时突破学习的难点、快捷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可以科学地对体育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等,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实现由无趣向有趣、有趣向乐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转化。
    快乐是你的、我的、他的;是与学生们终身相伴的。下面就篮球运动来讲讲如何让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与快乐相伴。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想要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有的学生就减少了篮球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传、运球没学好就急着想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传运球也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以下四种趣味运球教学法。
    一、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如果班上学生多,可多划几个场地。此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学生乐此不疲。
    二、一人运两球(接力)
    利用半个篮球场,运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时各运一球,从起点一直至终点。球若被运丢,则拾回从丢球处理继续。若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来一次。
    此游戏对培养学生左右手运、控球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运传抢游戏
      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
    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躲闪运球
    在半个篮球场上进行。分成2组,一组在内4~7人,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外围一组共三个球,把这三球滚或抛入圈中,击里面的人腰部以下,被击中或运球停止则出来,加入外围击球行列,至都被击中为止,换组进去继续进行。
    此游戏在运球基本掌握下才能进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和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场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进行。尤其对刚学篮球或篮球水平不在同一起点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情况下运用,不仅可使刚开始接触篮球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也不失其兴趣而得以提高。

     

    点击次数:120  发布日期:2015/1/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