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珍: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 贵州省沿河县淇滩镇钟南完小(附中) 张全珍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数学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是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对旧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对数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经验。
一、 用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探究性教学方式就是保持或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学习而丧失,这是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例如: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中在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如通过演示:一条伸向远方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束、长方体的棱等实物对新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学生能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不仅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带动下,让学生观看两个生活片断:建筑工人砌墙,木工师傅锯木板,然后大胆猜想他们样做的依据。在这里通过设制悬念,由疑激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 维活动,诱发其主动探索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的兴趣盎然,大家各抒己见并且迫切地想得到答案。 在这些熟悉的创设情境中`,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从而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趣中生思,思中获知。
二、新课程下探究性学习活动流程的一般模式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交流讨论,互动探究;总结评价,应用发展。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问题情境的设计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它关系到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的激发,教师要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教学目标要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明确目标。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交流讨论,互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探究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实验,阅读,思考等方式主动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思维操作方式。验证问题时,要注意通过交流研讨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学会的知识,用学会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评价,应用发展。发展是指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领域的发展,它包括归纳总结,检测和迁移训练三个环节,总结的内容有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经验体会评价要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动力,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应用是学生把已知信息或知识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的过程,应用训练要有挑战性,相关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典型性。
三、数学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究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这些素材可从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中查找。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例:有一批电脑,原销售价格为每台80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甲商场的促销方法是:买一台的单价为7800元,买两台的单价为7600元,依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再减少200元,但每台单价不能低于440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打七五折销售。某校需购买一批此型号的电脑,请同学们帮学校算算,去哪家商场购买节约开支?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被激发。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器、计算机等既能做那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探索,计算机更能做探索性工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如用飞机模型引入角平分线教学、用飘舞的风筝引入轴对称概念的教学;又如教师把与课本配合的课件“24点”游戏引进教学,组织学生在网络支持下进行“24点”游戏比赛。这些情景的创设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它不是盲目的,它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学生在这些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进而激发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平时的教学、作业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器,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展示数量关系、函数图象、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并研究其性质,帮助学生绘制图表,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互相交流。
总之,“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 合作者,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