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河:让语文学习在表演中“活”起来
让语文学习在表演中“活”起来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吴河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却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学习。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法也在不断的更新,表演这一形式也在逐渐被引进初中语文课堂。将表演引入语文课堂,就是将特定的学习内容及情节模拟出来,进行直观再现,从而将所学的内容由文字化为对话,由平面化为立体,由抽象化为具体,由较难化为简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自主地建构知识、拓展思维。
一、通过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人物的语言、动作常常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人物的语言、动作对理解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范进中举》,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胡屠户的形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他的语言和动作:
1.语言:中举前,任意辱骂范进,说他是“现世宝”“因我积了甚什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并训斥他“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骂他“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因去乡试没有盘缠,向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癞虾蟆想吃天鹅肉”说他中相公是宗师看见他老.不过舍与他的,骂他长相“尖嘴猴腮”,骂他野心“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中举后,大家请胡屠户“治疯”,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称范进是“贤婿老爷”夸范进“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他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2.动作: 中举前,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吃到日西时分,吃得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前来贺喜。众人请他“治疯”,胡屠户“作难”,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凶神似的走到范进跟前一个嘴巴打将去,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打完不觉得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想一想,更疼得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胡屠户跟着范进回家时,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范进给他两锭银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假装推脱。听了范进的话,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通过表演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他前倔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活脱脱的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二、通过表演文本中的重点语段,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语文学习中的表演形式既形象直观又生动多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建构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年龄阶段,求知欲和表现欲都非常强。初中阶段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使他们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得到很快的发展,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表演形式非常感兴趣。为了表演,他们必须去充分感知文本,必须经过一番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肢体语言,神情体态,情绪变化把文本再现出来,对文本的内容、重点语句、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得更为透彻,掌握知识更为深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我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了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通过表演课本剧,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戏剧,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然后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主要角色夏洛克、鲍西娅的扮演者,请主要演员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人物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
1.提问: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
能言善辩:
——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否则像你这样拉开了喉咙直嚷,不过白白伤了你的肺,何苦来呢?好兄弟,我劝你还是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损坏了,将来无法收拾。
老于世故: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您了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惟利是图:
——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冷酷狡诈: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2.提问: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
聪明机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行事果断: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通过表演和采访的形式,人物形象一下子就“活”了。这不知比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要好多少倍!
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欲望非常强烈 ,语文老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有利于表演的情境,多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创新、再现文本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思想感情,从而更好、更深刻的体验、理解文本的主题,感悟文本中的人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精选表演题材,把握时机,让学生在表演中多一些快乐的体验,让语文学习在表演中“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