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涛: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 吉林省通钢三小 于晶涛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更多时候是要播撒爱心,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十几的年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体会更多的却是一种责任。“如果把爱比作班主任工作的土壤,那思考力、创新力就是班主任工作的肥料”。下面就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道德缄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 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小学生心中的偶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严守职业道德,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可塑性最大。
记得有一天上午,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哇”的一声,朱鹏飞同学吐了一地,当时正值盛夏,呕吐味立刻充满了教室。朱鹏飞脸色苍白,汗珠从额头上渗下来,他难受地趴在桌子上,见他这样,我的心一阵紧缩起来,再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捏鼻子、有的扇着书、有的竟然说:“熏死了、熏死了”。
面对这一场面,我的心里一震,同学生病了,竟没有一个帮忙的,还……。我真想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可又一想,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疾步走到朱鹏飞面前边给他擦汗,边询问病情,确认是感冒所致后,心才稍微放松了点。然后我拿起笤帚和撮子,让班长到外面取来沙子后,便亲自动手清扫呕吐物。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同学们把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身上,有两位班干部主动过来帮助清扫,接着又有几名同学过来了,并接过我手中的工具。于是我布置好学生上自习,马上带朱鹏飞去医务室检查,一切妥当后我急匆匆赶回教室。发现教室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然,我的行为已经发挥了作用。从那以后,班级的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善,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二、班级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为了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我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安排了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学习方面:采用分组方式,每排三个小组,每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整体由排长负责,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在上课学习时,可以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课间,有问题的同学知道该去问谁,非常有利于探究式学习。排队之间进行评比,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卫生方面:由排长安排值日组长,负责值日工作,责任到人,清扫卫生时,能及时完成任务。而且是整个排出列,在早晨和中午清扫时,老师一眼就知道谁干活,谁没干活,其他排有没有随便乱动情况,一目了然。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如何去做,井然有序。
纪律方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排为单位制定出一系列制度,比如班级岗位管理制度、值日班长制,让学生享有明确的解决班级问题的权利,同时承担应尽的义务。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担任管理任务和为集体服务的体验。在体验中,比较出哪个排更优秀,加以奖励。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表现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发挥班级日记的作用
班级日记可以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班级日记教育学生呢?我在班级日记的首页就写下了“言论自由”,在日记中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必担心被指责。因此,很多学生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向我倾诉,而我总会及时给他们回复,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重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例如,我班的杨进谦同学,由于父母离异一直跟随爷爷生活,养成了遇事暴躁的脾气,在和同学在交往中总是受到排斥,于是他把自己的苦恼写在了班级日记上,我看到后马上找他谈心,告诉他要学会宽容,要有爱心,这样同学们才会喜欢你愿意和你玩,你才能开心。听了我的一番话,杨进谦后来真的有了改变,班级水桶没水了,总是他第一个去打,撮子里有垃圾也总是他第一个去到,同学们渐渐接受他了。通过日记我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便于沟通交流,也更便于及时修正教学中的不足;通过班级日记有时也会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如果涉及的面积比较广,我就会利用班会或自习时间让班级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在班里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年半的努力,学生不仅爱上了写日记,而且他们经常期待着欣赏别人的和自己的日记,充满了成功后的喜悦。
其实,在孩子做的过程中,无论怎样都要给予鼓励,错了不怕,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面对任何问题;对了更好 ,再接再厉,务求尽善尽美。总结中我体会颇多:
1.学生的潜能,有待班主任去挖掘,每个有个性的个体,汇成一个总体,它会谱写出更美的文章。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会越来越优秀。
3.深入、细致并讲究工作方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4.永远赏识你的学生。
成人教育家卡奈基在他的著作《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中有一句名言,使一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的方法便是赞赏和鼓励。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报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可能成功,抱怨则导致失败,赏识是成功的驱动力。可见,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有人赏识;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需要有帮助她建立起自信的契机。老师的赏识和赞扬就是学生自信的种子,播下了就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以上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在此略作总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