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岚秦: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   四川省阆中市垭口乡中心学校    曾岚秦
摘要:当今的教育,正如“百舸争流千帆竞”,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优质教育”、“特色教育”、“朴素教育”、“创新教育”等等如朵朵奇葩在神州大地竞相开放。不论何种教育模式,其宗旨都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关键词:  教育  质量  品位
一、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什么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呢?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第五条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第五章教育教学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这已成为国家意志,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学校不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不保障教育质量,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还是一种渎职行为。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2014年6月23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明确指出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教育质量的问题。
应试教育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追求分数第一、升学率至上,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突出,高分低能现象普遍,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扭曲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	以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1.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余秋雨介绍,在香港有一种说法是“全人教育”,即指健全人格教育,它是大学的必修课。“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素质最后要整合成人格。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人格遗传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不注意人格的培养,很可能有一天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或硕士生、博士生竟然是人格不健全的人,而人格不健全的人是什么可怕的事都能干出来的。人格是人的基本,没有了人格,再多的教育也白费,拥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没有了人格,我们将是不完全的。
举几个案例来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                   
第二位是南京一中的教师黄侃的女儿远远(化名),2009年2月8日,黄侃的女儿远远在荷兰留学时写下了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        
第三位就是药加鑫。2010年10月20日,西安大学生药加鑫驾车闯倒被害人张妙,下车后发现张妙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药加鑫拿出刀子连捅张妙8刀致其死亡,后驾车途中再次闯伤行人。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2.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目标
学习力是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毅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围绕理想逐渐成长为自觉学习、科学学习、有效学习、顽强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者。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作为教育的日常工作来做。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力的催化剂,当学生进入主动、积极、乐学的最佳境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教育质量也就慢慢提升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的“学生第一”观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以致于该校的教育质量迅速腾飞。
3.打造高效、幸福的课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中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课堂教学质量不在于教师讲得多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学得开心、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乐学、好学、勤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乐园。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打造高效、幸福的课堂。幸福的课堂是能动的、合作的、活泼的、充满激情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提升教育质量的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养成优秀的品德,有助于学生发挥兴趣特长,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的精神生活范围,就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满足他的道德、智力、审美需要和兴趣”。而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多方位的需求。可使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5.“闲暇教育”助推教育质量的发展
提起“闲暇教育”,或许有人认为,就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弥补书本知识,这就错了。这样做,不仅违法,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违背了教育规律,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闲暇教育”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接入“地气”,利用闲暇时间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锻炼,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劳动锻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而达到锻炼身心、发展智力、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俗话说“师高弟子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当然对提升教育质量也就成了空谈。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教师学识水平的提高外,更主要地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成败”,不能违背人的成长规律。蒙台梭利说过:“现代文明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违背自然规律”。
综上所述,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需要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校长、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实施素质教育,采取科学的教育措施来完成。这样,在激烈竞争的教育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7月第一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家长使用手册》(2014年3月25日)
《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中国日报》(2014年4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学生第一》李希贵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