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优化问题设计 调动不同层次学生
优化问题设计 调动不同层次学生
◎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小学 陈淑芬
摘 要: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那么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易于接受,更好的理解文本,发挥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考虑,优化问题设计,照顾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等生提高,差生向前迈一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拆分问题,由难到易。层层递加,由易到难。放开手脚,各显神通。
关键词:差异、优化、调动、收获。
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那么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易于接受,更好的理解文本,发挥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考虑,优化问题设计,照顾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等生提高,差生向前迈一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是非判断性问题。②描述性问题。③论理性问题。④扩散性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这几种类型,优化问题设计,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拆分问题,由难到易。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非判断和描述性问题居多,而一旦提出一个论理性问题,大多学生就会觉得无处下手。怎么办呢?作为我们老师就要在熟悉、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优化问题设计,对问题进行拆分,把论理性问题分解成判断和描述性问题,构筑阶梯形平台,使比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习较差的学生由浅入深学会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学习《聪明的使者》一课时,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把禄东赞称作聪明的使者?这其实就是一个论理性问题。学习较好的学生很容易回答,而中层次的学生很难全面完整地回答。怎么办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设计出若干描述性问题进行提问回答:①皇帝一共给大臣们出了哪三道难题?②禄东赞是怎么做的?③禄东赞为什么这样做?④禄东赞是一个怎样的使臣?通过这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得出了答案,进而达到了由难到易的转化,低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根据中层次学生的回答,用自己的话予以复述。这样使优等生学会了归纳总结的方法,中层次、低层次的学生有处下手,从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并逐步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层层递加,由易到难。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过多地采用是非判断和描述性问题,就会使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使学习好的学生感觉没意思,进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也没有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如果我们巧妙地优化问题设计,把是非判断性问题转化成描述性问题,再演化到理论性问题,进而发展到扩散性问题,层层递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入,逐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境界。但是,仍然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要求的提问回答。对高层次的学生进行示范性问答,对中层次的学生应进行激发性问答,对低层次的学生应进行模仿性问答。以《一个苹果》一文为例。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就应该作如下示范性回答: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从最后一句话中体会到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间有着先人后己,互相关怀的深厚情感。对于中层次的学生,则可设计如下问题进行提问回答:1、这个苹果是怎么来的?2、找出文中描写战士们干渴的句子。3、为什么这么多战士还吃不完一个苹果?4、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低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自己独立完成,第三个和第三个问题根据地中层次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模仿性回答。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回答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就会轻松愉快地解决。
三、放开手脚,各显神通
扩散性问题则能更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教学中,扩散性问题往往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及各种不同因素,而导致答案不定性。对于多结论问题训练,可以克服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扩大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放开手脚,让学生各显神。如:在学习《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课时,第四节里“把蜜蜂的记忆移植给蝴蝶,蝴蝶就不仅仅美丽,没准儿也会酿出甜甜的蜜……”学到这里,马上提问: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会想些什么呢?有位同学说:“如果老师的记忆移植给我,我学习就会很轻松,学习成绩会很好。”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同学们的情绪自然就调动起来了 。在对学生进行鼓励后,老师随即提问:“同学们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想一想,除了刚才同学们想到的外,你还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纷纷发言,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调动和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巧妙地提问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优化问题设计,迅速而有效的调动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与聪明才智,使有限的四十分钟教学获得最大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