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杰:小学作文 “备、写、改” 教学模式
小学作文 “备、写、改” 教学模式
◎ 山东省栖霞市臧家庄中心小学 韩志杰
新的语文课程的编排注重单元整体教学,作文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形成“备、写、改”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贯穿作文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积累资料,感知生活,掌握方法。在写文章时厚积薄发,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问、思”。这一模式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试写初稿,评价修改。模式图示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是一个分散的阶段,有的任务在课外完成,有的在课内完成。此时的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知识经验的储备。
(一)教师准备。
教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有纵观全局的视角,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根据小学语文以单元为一主题的编排,在每一单元的得开始之初,就写好本单元的作文教学计划。为本单元的作文教学设计一个整体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积累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以及积累好词好句,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整个单元的学习能为习作教学服务。
(二)学生储备。
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这两周内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通过多渠道做好写文章的知识储备。学生明确:1、本单元的习作内容,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2、从本单元中学会习作技能技巧。学习名家鲜活的语言并积累词句;学会名家观察、认识、表现生活的写作方法;3、阅读有关的书籍,搜集相关的资料,积累与习作相关的语言及表达素材;4、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5、根据教师布置,通过口语交际、写日记片段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二、资源转化,试写初稿。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收获,将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对前面活动的总结提炼,学生的知识经验得以内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构思谋篇,激励学生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有条理的写下来。具体过程如下:
(一)师生解题,明确要求。
教师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写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 这一环节教师不做解释,只是出示要求,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补充。
(二)交流收获,确定内容。
学生展示本单元学习的收获,说说积累了那些好词好句,参加过什么活动,有什么体验。明确“写什么”。 教师在这期间及时采集来自学生的信息,帮助学生梳理素材。对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三)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复习课文介绍的文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素材谋篇布局,构建自己的文章结构,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来构思自己的文章。
1、复习旧知。教师根据本单元课文提出相应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复习,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应按怎样顺序写,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怎样安排文章结构,怎样生动描写细节。
2、构思文章。同学之间交流构思,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并找到问题,通过和同学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更精妙的表达方式,为初稿的形成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巡回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关注学生的独特反应,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激情鼓励,自主写作。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和自己的构思,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展现出来。教师巡视学生的起草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可暂停学生习作,做集体指点。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严格控制作文时间,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必须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快速行文的习惯。
三、评价修改,总结提升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写作成果的评价总结,还要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提炼掌握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地写作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既是学生习作的评价修改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总结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新型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把评价的权力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评价、修改文章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修改文章。过程如下:
(一)出示要求,明确要求。
(二)展示优秀,体验成功。
1、展示优秀作品,评出奖项。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评议。要求学生找出范文是怎样体现本次习作要求和范文中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处。师生共同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评议病文,查找问题。出示存在问题的病文(不出示学生姓名),要求学生对照要求,找出问题所在,讨论修改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有用经验。
以上两个环节,教师不做过多的点评,全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交流共鸣。在评价中发现成功之处,发现不足之点,从而找到解决之道。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四)、审题对照,修改完善。
通过练习,学生学会从哪些角度来审视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先自己修改,当觉得不是很满意的时候,可找同学讨论,找别人帮忙评价、修改。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巡回、指导。
(五)、改后展示,交流体会。
学生改后,把自己修改的,比较精彩的部分在全班展示,并谈谈自己的修改体会。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生的指导评价工作。
(六)教师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写作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情感,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更有信心写好作文。
以上说的是“备、写、改”作文教学模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模式组合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创造意识的发展。不可单一片面地采用某一选项,为教学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