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易晓莉:依托专业教材 促进电子专业快速发展

    依托专业教材 促进电子专业快速发展
    ◎ 四川省资中县水南高级职业中学 易晓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新的产品以惊人的速度不断问世,社会、企业对懂技术、会熟练操作的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化解人才供求矛盾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对职业教育的好坏提出了坚巨的挑战:过去的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课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操作性,在今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已明显落后。尤其是像电子行业,它日新月异的发展,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其改革是势在必行。因此提高中、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对专业设置和专业改革势在必行,电子专业改革也在其中,今天我阐述的观点是依托专业教材建设,促电子专业快速发展。
    —、电子专业改革要迎合当前人才市场需求,作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教材对于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配套教材迫在眉睫
    当前电子专业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三个层次:一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二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售后服务人员;三是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设计人员。学校的电子专业改革和发展,应当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依照人才供求规律,做到以“需”定“产”、校企联手,培养市场所需技术人才。针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在教材的定位上要把握知识的层次和梯度,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有基础性和典型性, 提倡技能培训模块化教学,做到任务驱动,用到的知识多讲,次要的内容一笔带过,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了现有教材内容多、难度大、知识陈旧、学生学不进、没有兴趣学的现象,让学生在教材中轻松获取知识和技能。
    二、 电子专业教材建设必须遵循学生的现实规律特点
    当前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性越来越大,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跟不上,势必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材的编排上采取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就业的打算,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上述对电子方面人才需求的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大多数熟练装配技术人员的培养注重专业基础课学习,加强动手能力练习;二是专业技能的维修人员除注重专业课的学习,电子前沿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电子销售和设计类人才除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电子信息的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涵盖一些新知识,新技能,及时的反映最新的IT前沿。这样教学既兼顾了学生的特点,又能使学生走上社会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能立足社会。
    三、电子专业发展要从课堂教学开始,开发适合教师教的“教材”非常重要
    当前许多中职教师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不够,把课堂上成独角戏,没有任何趣味性、操作性,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不浓,长久以来,培养的学生势必是将来不合格产品。职业教育要以“实用”为主,培养学生适度、够用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根据学生学情提出的合理目标,并不是人为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专业教学改革从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训两方面进行,实施创新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注重启发式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实验教学。一堂课如何上的兴趣盎然,除了老师高超的上课艺术,还有很给力的“教材”,如直流稳压电源制作项目教学中,涵盖的内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感的基础知识,有变压器的相关知识,有稳压管的相关知识,一个项目包含的内容尽管很多,可是对于特定的学生,特定的培养目标,完全不必像培养本科生那样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做足知识铺垫后再联系实际,中职学生不行也不允许你那样细致的教授,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删繁就简,必要的必须的保留,无关的干脆删掉,学习目标明确,也没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利用教材上课时就有针对性,以任务为驱动,很好的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很有成就感,也乐于参与其中。
    四、电子专业教材建设必须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
    职业学校面对的对象不同于高等防院校,如果在专业教学上沿用高等学校的模式——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这无疑不适合职业中学的学生,不仅加大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困难,而且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有效地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所以,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实验教学是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专业教学中改变以分数论高低的考评机制,根据平常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评出等级。
    五、电子专业教材建设必须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学生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很有必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的实训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 依照上述电子教学改革模式,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得到认可,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分类教学为模式的电子方面教学改革,仅仅是一个开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 多,但这项教学改革显示出的教学优势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 。
    专业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是中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边建设、边探索、边完善、边提高,特别是依据教学大纲开发适合学生、适合教师的特色中职教材,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以上认识还很肤浅,请大家批评指正。

    点击次数:85  发布日期:2014/7/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