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画心
画心
◎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镇中心幼儿园 张娅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和老师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质。把这一点传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儿童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直觉反应,一般偏爱强烈、鲜艳的颜色。低年级儿童已经能够对色彩产生情趣感受,而他们的用色往往又很主观,具有随意、游戏和装饰的特点。色彩教学要以儿童位本,尊重其个性、诱发他们自身潜在的感受,给以他们心灵的自由、想象的自由和表现的自由。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作为一名身处幼儿教育一线多年的教师,我发现美术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纲要的标准进行,尤其是象我们这一类农村幼儿园。很多教师认为都是条件所致。可我觉得,这其实是借口。我们教育孩子们画画,不是简单的画,而是要孩子们通过画表达他们的心,我们欣赏孩子们的画,是要与孩子们作心与心的交流。世界是有限的,想像力是无限的.现在的家长们能够提供给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条件,却往往束缚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形象往往形象化,单一化,符号化。孩子们的美术认知,局限于几部有限的动画片,几款优劣未知的游戏,几本枯燥呆板的画册。认知有了局限,再不依靠想像力,孩子们所作出的画,比画匠的都死板,看着都感觉味同嚼蜡。
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想要画什么,而不应该先示范 ,然后让孩子们模仿。言为心声,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所说的,恰好就是他们所想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所需要的。孩子们能够想像到的东西,在他们可爱的小脑袋瓜子里,基本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形象,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双手,把心里的美好跃然纸上,与大家分享。对个别不善口头表达或者有奇思妙想的娃娃,我们可以适当的配合他们一起想像,合作出孩子们的心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多加鼓励的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其次,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如何从画上体现呢?说画。自己的作品问世,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的想要跟我解说画了什么,在做什么等等,看见他们按捺不住的样儿就知道都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别着急,慢慢来.教师不是唯一的评委,要让每个小朋友都参与进来评说。小作者当主角,我当配角,主角解说画面无序或者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候,我这个配角才出来搭一把小小的力气,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画和心展示给小伙伴们.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一幅孩子用想像力画出的画,而不必让孩子们画很多幅千篇一律的图.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所以我们更要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再感悟他们的画.每个人都知道柳絮纷飞是白色的,所以觉得“柳絮飞来片片红”是笔误,可是一看上一句“夕阳返照桃花渡”,都禁不住拍案叫绝,春天的早晨能够看到这般美景,没有充分的想像力是不行的吧?有一次,我上一个大班的美术课,一个小朋友交上来的一幅画:蓝天,红日,白雪.照某些标准,这是一幅错误的画,蓝天红日就不可能再雪花飘飘吧?我问小家伙:“你看见过下雪吗?”她很肯定的说:“看见过。”我问她:“下雪的时候天上有太阳吗?”她说:“没有,很冷。”这个时候,答案已经出来了,可是我还是需要小朋友亲自表达出来,于是我再问:“那怎么你画的既有雪花又有太阳呢?”小朋友也许早已在画画的时候就想好了,她回答说:“我喜欢下雪,又怕冷,所以我希望在看下雪的时候有太阳照着。”多美丽的雪花!多温暖的太阳!多纯净的蓝天!看了她的画,听了她的话,你还会觉得这个把美丽。温暖和纯净送给我们的小天使画错了吗?
最后,之所以我把这个排在最后,并不是忽略它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只是这一点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恰好这个条件又是赋予我们乡镇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条件: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不是走出课堂 ,是走进一间万紫千红,活力无限的大课堂.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吧?三味书屋就是教室,百草园就是大自然,那时的教育忽略了大自然的教育意义,而孩子们仍然会挖空心思去寻找快乐.高大的皂荚树,碧绿的菜畦,油蛉的低唱......普通的田野,留给孩子们的哪一样不是美好的回忆?而且伴随终身享用。走进大自然,接触,认识,感悟。春天:桃红李白,鸟鸣翠柳,谁家新燕啄春泥?嫩绿的小草微微的风,插秧的农民伯伯不也是美景吗?。夏天:浓荫蔽日,蝉歌成长,炎炎烈日,我们头上有大树,脚下有溪流,怕什么怕?秋天:金风送爽,南归的大雁排队向丰收的农民伯伯致敬,田园里,果园里,欢声笑语,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呼啦啦的出来凑热闹。冬天:也许看不见腊梅,不过满眼的竹子和松柏不也在号召我们不要向寒冷低头吗?更何况调皮的麦苗破土而出,正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亲密接触大自然,感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以真切感性的事物,丰富孩子们想像的素材,唾手可得的机会,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珍惜处在乡镇的优越条件吧.电视里,电脑里,手机里的材料哪里有大自然这么丰富环保慷慨呢?
幼儿教育的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画,还有话,更要有心声,所以我觉得,画画就应该是画心,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用心画画,用画表达心,用多种方式与我们交流,让我们走进孩子们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多去欣赏,多去倾听,多去感悟,而不是说教.画画,没有固定的模式,模式固定了,想像力的翅膀就折断了。
因此,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说:“艺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巧教育,是培养观察以及解读世界能力的教育。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一个孩子最独特的价值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