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腱:浅谈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之现状
浅谈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之现状
◎ 贵州省平塘县通州中学 陈腱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本文以贵州省平塘县为例探讨贫困地区当前教育面临的困局。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存在着经费不足、师资力量匮乏、家校合作教育断裂、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以探讨贫困地区当前教育面临的困局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现状
一、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人才资源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逐步增加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
二、贫困地区教育现状
1.经济落后、教育设备滞后、师资力量弱
(1)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进入本世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得到加强。但是,“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引起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教育差距依然存在。截至目前,仍有10%的地区尚未“普九”,还有0.?9%的儿童没有学上,?11.?4%的少年没读初中,而他们绝大部分为农民的孩子。即便在已“普九”的地区,农村中小学上学难问题还依然严重。虽然自2003年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两免一补”后,上学难和辍学问题略有好转,但对于农村许多贫困家庭来说,?这仍是个沉重的负担,义务教育对他们来说徒有虚名,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生动手能力无法培养。
(2)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教育管理落后、教育目标错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
在农村为素质教育提供的设施不足,有的学校没有电脑,有的即使有那么几台也没有用于教学,因为没有投影仪,也没有网络,电脑和电视一样,只能用来看电教片,用于教学的实验器材不足甚至是空缺的,这对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不说是一大障碍。不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艰苦,学校的教室、宿舍大多是年久失修的危房,课桌、板凳、讲台破旧,教室阴暗不利于正常开展教学工作。
(3)好多农村学校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短缺且质量偏差,教师队伍缺乏,素质整体不高;各学科普遍缺乏专业的教师,常采用其他科任教师兼课的手段教学,理念陈腐,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使得课程教育缺乏专业性和目标性,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然而教师培训却是一大难题,年年都有假期培训和校本培训,却只是流于形式,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培训面临交通不便,食宿等方面的困难,没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成为一张空文。再者很多外地优秀教师不能安心在该地区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能走则走,能调则调,导致人才的严重流失。这些导致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因贫困而中途辍学。
2.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队伍的壮大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据统计, “留守学生”占有相当比例,家庭教育尤为淡薄。大部分家庭父母均外出打工后,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监护人和代养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除此之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家校合作断裂、学生思想偏激、产生厌学情绪、抵触学校教育、随之逃学、辍学、进入游戏机室、严重问题学生、学习后进生等现象油然而生。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了学校及老师的头痛难题。
3.社会风气世俗化
读书无用论。物质财富的富有和社会生活的多彩,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基础差,又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尤其如此,降低了学生的自控能力,整天沉迷于游戏的学生和性格偏激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初中未毕业就和父母加入了外出务工大军。这与当前的社会风气存在必然的联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是我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分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