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沈继忠: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情感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情感
    ◎ 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 沈继忠
    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必须要求教师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情感是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物理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师生间的知识交流,还有一条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个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人发展。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的提升,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受到了广泛关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情感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课内外师生间情感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物理教学的情感成功调控,要有课外的师生的情感交流为基础。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他们时,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才会由于喜欢教师而倾向于他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学生被爱的需要,不要过多地对学生进行责备,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对学生的过失可暗示,可冷处理,若一定要当众批评,则要冷静地想好怎么说最有效,态度与语言一定要诚恳,切忌出现师生对持,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使学生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的爱和亲近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总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上的情感调控。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着核心的主导作用,学生则处在相对被动的从属地位。然而,师生关系是由师生双方对对方的各种认识、情感和行为等因素综合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压抑低落的情绪会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脑细胞产生抑制,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相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心情条件下,脑细胞容易激活,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记忆、思维和想象活动,便于知识的获得。同样,教师在低落消极的情绪中,往往不能发挥自己最佳的教育教学技巧,良好表达教育教学内容。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教师综合运用得体的教法传授教学内容。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达成教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良好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学习中多次失败、屡遭挫折的情绪,会挫伤学习积极性,产生兴趣低落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对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三、创新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情感沟通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交流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维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较容易产生成就感,所以应该喜欢互动课程教学方式,从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对物理的学习当中,由于物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都很强,有理可循,更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信学生有主动寻求知识的愿望,相信学生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互动课堂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的时间。教师应将学生探究的内容问题化,以系列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利用互动课件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生探究的问题体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互动的模式,不应完全放手,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自由”探究。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容忍学生出错,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不可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掌握之下,使活动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互动课堂在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共同协作的学术研究风气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积极地情感因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问题的全过程中,频繁地运用比较、想象、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方法,在新体验与旧经验反复冲击下,形成相对完整的和正确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发展。
    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物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的原来基础、先天素质、学习习惯等等的差异,形成了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需求目标的很大不同。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有目标地进行点拨,以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取得成功。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因素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为学生提供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所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的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积极的教学情态,并且去帮助学生建立他们积极的学科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点击次数:71  发布日期:2014/7/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