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用文化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以陵江小学“书是甜的”理念为例 罗万兵

    用文化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以陵江小学“书是甜的”理念为例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小学校   罗万兵

    摘要:学校文化作为决定性、全域性、可持续性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办学诸要素中无法替代的要素。高品质学校建设要抓住文化建设这个“牛鼻子”,

    作为区域领航示范校,苍溪县陵江小学以“书是甜的”为核心理念,以“树德·启智”为办学思想,以“五自、五会”为育人目标,在文化的取向、建构、呈现、扎根、生长、表达等方面着力,促进了学校高品质发展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绽放人生的精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建设;高品质学校;学校文化

    苍溪县陵江小学创建于1692年,迄今有3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百年老校。她的前身为邑令钱旆创建的官立义学,1905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1913年(民国2年)正式改为“学校”,开创了我县小学教育的历史先河。学校历经七次迁址,九易校名,1982年正式命名为苍溪县陵江小学校。学校“以“书是甜的”为核心理念,以“树德·启智”为办学思想,以“五自、五会”为育人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坚持高品位发展,用文化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一、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提炼“书是甜的”办学理念

    据《苍溪县志》记载,“夏时,苍溪隶梁州,百姓农耕为业。幼儿盈岁,必行抓周礼。抓书者吉,常以梨汁抹之,书甘味也。久之,抓周为民俗,耕读传家之风盛焉。”好一个“书甘味也”!这就是一段记载苍溪百姓利用抓周礼盼子读书的故事,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成为读书之人,年轻的父母把当地的特产雪梨的汁摸在书页上,让孩子尝到书是甜的……这样,孩子们从小就与书结缘,与书为伴,在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书是甜的”这一个难忘的信念。

    “抓周蘸梨水,书甜浸心扉;求知成风尚,钱旆兴学堂。”330多年的办学历史铸就了这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书香校园。基于对学校历史沿革的追溯和文化传承的发掘,学校多次召开办学思想论证会,集思广益,组织老师、专家、学者对学校三百多年发展所积淀的文化,进行挖掘、收集、总结、升华,提炼出了“书是甜的”这一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实施了以“书是甜的”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

    二、规划学校环境文化,凸显“书是甜的”文化核心

    (一)“识别系统”以文昭人

    我们设计了校徽,制作了陵江小学校旗,创作了校歌《芬芳书味比蜜甜》,制作了文脉书简“灵龟负书”和“书是甜的”,撰写了“陵江小学赋”等文化元素。

    (二)“主题景观”以文励人

    我们策划了三大主题景观:“童话城堡”——教学楼、“书是甜的”——文化石、“五朵金花”——特色标志,它激励和昭示孩子读书学习是快乐的,校园是温馨浪漫的。

    (三)“走廊文化”以文育人

    围绕“书是甜的”核心理念,我们策划了走廊文化:一楼,美丽的家乡——苍溪;二楼,可爱的祖国——中国;三楼,共同的家园——世界;四楼,和谐的音符——自然;五楼,生活的大餐——艺术;圆弧转台,人类的发展——科技。根据各楼层主题,用学生的作品定期更换,装点校园,寓教育和知识于走廊文化之中。

    (四)“三园景致”以文化人

    “书是甜的”核心理念让陵小校园成为“文化园”、“艺术园”、“游乐园”。说是“文化园”,那里有“校园十景”(书香长廊、校园大舞台、茗香亭、翰墨池、故事树、校园迎宾厅、“韵律”台、黄桷树下的故事、“人成林”围墙、桂花树下飘书香);说是“艺术园”,那里有五彩的颜色、精美的作品;说是“游乐园”,那里有古树名花,山石流水,游鱼飞鸟。

    三、实施人文管理模式,凝聚“书是甜的”制度文化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以人本化和文本化相统一的“法治(刚性制度)—情治(人性管理)—自治(自觉行动)的“书是甜的”人文管理模式。学校结合自身管理需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印发给处室、各班级和教师,深入学习讨论,修改完善后汇编成《陵江小学制度汇编》。为保证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我们通过实施“学月工作例会”制度和“日清周结月汇报”工作制度,形成教育管理的闭合回路。

    四、坚守以文化人使命,铸就“书是甜的”教育品牌

    围绕“书是甜的”核心理念,打造团队、培养老师、教育学生,铸就“书是甜的”教育品牌,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

    (一)实施“书是甜的”管理,打造书香管理团队

    坚持人文管理模式,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每位管理者蹲好一个点、守好一条线、管好一个片。人文管理模式中班子成员要念好“三句经”:第一句经,工作思路清晰。《学校工作指南》对工作长计划、短安排,行事上墙。第二句经,工作作风深入。管理人员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办讲座,与师生一起探讨教法和学法。管理人员随身有三宝:工作指南、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第三句经,工作方法讲究。坚持民主决策,想大事、抓大事、求发展。

    (二)构建“书是甜的”课堂,成就书香教师

    通过“书是甜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形成了快乐课堂“五环节”模式。即:“快乐导入——重激趣;快乐探究——重合作;快乐交流——重疏导;快乐运用——重迁移;快乐分享——重提高”,让课堂真正成为“趣味课堂”、“激情课堂”和“动态课堂”。我们以“魅力课堂”为轴心,大力开展“三课.两评.一反思”课例研修,通过青年教师的“见面课”“研究课”“汇报课”和骨干教师的“研讨课”“示范课”“竞技课”,开展“2+2”评课和“反思跟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在参与中自信,在碰撞中感悟,在对话中反思,在合作中提升。

    (三)开展“书是甜的”活动,培育书香少年

    1.德育活动系列化。学校提出“快乐五育”的校本德育模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功能,让每一个孩子感受爱的教育。我们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系列教育活动”。即:一个主题——养成教育;二大常规——讲卫生守纪律;三个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四种塑造——“在常规中塑造——让学生自治,在课堂中塑造——让学生自主,在活动中塑造——让学生自强,在生活中塑造——让学生自理”;五大措施——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实效德育,以阵地为平台促学生能力发展,以竞赛作凭借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以评比作手段推陈出新,以表彰作激励达到榜样育人的功效。

    2.社团活动特长化。“五朵金花”——少儿国学讲堂、小天鹅舞蹈团、蓓蕾画社、红领巾书协、红领巾管乐团为龙头,开办了艺术、体育、阅读、实践、科技等30余个社团活动,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了一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会学、会思、会辩、会做、会乐”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3.校园活动节日化。每周一节——校园大舞台。每周一,以升旗活动为载体,举行校园大舞台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才艺展示”“值周教师工作总结”“书香班级颁奖”“行政值周工作安排”“国旗下宣誓”等。陵小四节——放飞童年梦。春有“读书节”,夏有“艺术节”,秋有“科技节”,冬有“体育节”

    4.读书活动常态化。我们以阅读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开设了“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形成了“五读五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即:“导读激趣-自愿探究”;“自读质疑-自主探究”;“精读释疑-合作探究”;“品读悟情-体验探究”;“泛读拓展-实践探究”。凸显了“五读五探究”的四大基本特点:“读”占鳌头、“读”发奇想、“读”来“读”往、“读”领风骚。

    5.德育工作实效化。我们定期开展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依托地域文化组织学生参加“开笔启智”、“踏春赏秋”、“梨博园——梨乡文化寻访”、“亭子口——水利枢纽探秘之旅”、“庭院经济——走进新农村”、“寻乐书岩——书法艺术宝库探寻”、“药博园——药文化探秘”、“昭化古城——拜孔尚文,聆听古城的回音”等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四)实施“书是甜的”考评,建设书香班级

    每周,行政值周带领值周班级、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通过清洁、两操、路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取积分量为年级第一名的班级为本周的“书香班级”,并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颁发“书香班级”荣誉奖牌。

    (五)弘扬“书是甜的”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1.构建诗意环境,彰显书香校园的和谐之美。

    一走进校门,“让阅读成为习惯”彩喷字画,无声地召唤着陵江小学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来为此而努力!《陵小一日常规》里的每一句温馨提示宛若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编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学校精心设计,将名人事迹、名句哲理制成版面悬挂墙上;在校园围墙上制作“成语故事”浮雕画;在“书香墨韵”长廊上镌刻师生优秀楹联作品;给“校园十景”配诗等。构建诗意环境,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彰显书香校园的和谐之美。

    2.创设诗意课堂,生成书香校园的灵动之美。

    诗意课堂鼓励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为此,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作讲座,开设教师论坛、推荐书目阅读等形式,让教师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并要求教师读书活动要做到“四个结合”,即: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读书与教学反思结合,读后要撰写读书心得;读书与新课改结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读书与校本培训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编辑诗意教材,汇集书香校园的校本之美。

    “诗意的课堂”需要有文化的积淀,而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此,我们紧扣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以适合背诵或理解的《唐诗三百首》《宋诗一百首》《千家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为基本内容,精心编辑了《少年学国学》系列校本教材(低、中、高年级三个版本)。

    4.开展诗教活动,形成书香校园的尚文之美。

    开展诗词楹联活动。学校把国学讲堂定位诗教活动地点,每周定期由诗词楹联协会的指导教师开展中华诗词和楹联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开展校园诗歌的编写和校园楹联的创作。

    举办“三美”活动。学校结合市教育局的“美书.美语.美文”三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写诗词、读诗词、品诗词”;还充利用“元旦”、“六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诗词小报”“诗配画创作”、“诗联书法展”,引导师生体验和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魂,陶冶健康情感,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实施“五个一”工程。为使诗教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推出了诗教“五个一”工程:一是“每日一诗”。每班每天集体背诵一首诗。二是“每晨一韵”。利用早读时间开展晨读对韵,教会学生熟读熟记,提高学生对诗词楹联的赏析能力。三是“每月一评”。每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同年级诗词背默竞赛。四是“每期一赛”。每学期举行一次诗词吟诵比赛。 五是“每年一节”。结合学校春之“读书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与书结缘,与书为伴,自由徜徉在书的海洋,接受诗词等经典美文的熏陶与洗礼。

    “书是甜的”是我校的学校文化,更是一种团队精神。她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整个群体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我校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市县同类学校前列,多次获市县表彰,连续十多年获县教育质量一等奖,学校办学育人的先进事迹先后十余次在省市县交流和推广,接待省内外参观团30多次。四川教育、广元日报、广元电视台、苍溪电视台就我校书香校园建设进行了多次报道。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全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校园文化典范学校”、“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建设高品质学校,必须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绽放人生的精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守“书是甜的”的理念,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为重点,凝心聚力,携手同心,一路向前,助推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点击次数:7  发布日期:2025/4/12 22:29:0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