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并在游戏中学习 胡晓娜
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并在游戏中学习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胡晓娜
摘要:阐明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说明从各方面看学前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所以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并在游戏中学习。学前教育要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具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游戏中学习
学前教育一般是指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
中国要在本世纪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现在学龄前的孩子,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学前教育也受到政府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做了规划和部署。
但许多家长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和行为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往往把早期教育误认为智力教育,在实际做法上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读、写、算等学科知识、技能的灌输与训练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幼儿培养的质量,甚至出现发展中的扭曲。
学前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多年来心理学家及教育家通过研究已经证明了:在人一生的几个重要年龄阶段中,学前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良好体质的奠基时期;健康人格发展的敏感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实施美育的最佳期;创新精神亦开始萌芽。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左右脑的同时开发;有利于各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从各方面看,学前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期。在学前期实施素质教育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学前期必须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所以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前期年龄段的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或家长给他们讲地很多大道理,即使听懂了也很难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己的语言、行为,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情。所以对学前孩子的教育要重点进行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德育教育,要让他们学会有礼貌的称呼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有礼貌的打招呼。会帮家长、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智育、美育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喜欢到校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能配合老师、同学做游戏;对游戏、学习有兴趣。培养他们的童趣、求知欲望;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喜欢思考、问为什么。培养他们以语言、绘画,唱歌等形式表达自己美好的、童稚的思想与感情及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劳动教育,主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与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按时睡觉,自己穿衣,叠整齐被褥、洗脸、洗手绢、自己整理好书包、学习用具。帮家长扫地,擦桌子。体育教育,由于学前期学生的大脑、骨骼和肌肉正是快速发展阶段,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符合学前学生年龄段的适当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他们大脑、骨骼和肌肉地生长地发育。保持学前孩子爱动、爱玩的天性,培养学前孩子会跳舞、会做体操等运动的技能,把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前孩子爱参加集体文、体活动的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在游戏中学习。由于学前期儿童的大脑、身体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决定了促进他们大脑、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就成了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们都知道学前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可以在玩中观察、体验自然和社会。我认为,适合儿童天性,促其发展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也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要重视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应该具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理解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因此,它必须帮助孩子在身体、心理、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利用幼儿期大脑发展快速,可塑性强的特点,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
二、学前教育的奋斗目标
既然学前教育是为入小学做准备,打基础,其奋斗目标就不能期望太高。虽然确有一些“早慧”儿童需要及时发现,予以科学鉴定,并提出一些高于常态儿童的要求,对其因材施教。但绝不可人为地“制造神童”。许多研究材料表明,当前被誉为“神童”的孩子,实际上是“早慧”儿童,多数是有一技之长。比如“小钢琴家”、“小歌手”、“ 小画家”、“小舞蹈”家等。其中不少儿童是以牺牲全面发展作为高昂代价的。这类孩子往往每天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参加训练,游戏时间比一般的孩子少得多,不利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早期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幼儿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的进程中,学前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习做人放在首位。千万不要重智轻德,认为“树大自然直”。不良行为一旦养成再纠正就不容易了。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教育策略:带领幼儿在玩中学;引导儿童主动学习;重视渗透教育;强调因人施教;倡导家园共育;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