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周志库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中心小学  周志库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人。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       改善传统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具有专门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拥有较高的教学技能技巧,受社会的委托,代表一定的社会并以传统的科学的教育影响作为教育活动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生合乎其目的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靠记忆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传授向知识的运用与发现过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教师。殊不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条件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真正从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运用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二、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以简洁、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然而,继承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还必须具有探索与发展人类未知领域的能力,课堂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重的缺陷------把自身隔离在与社会绝缘的高墙中,封闭在狭窄的课堂活动内,限制在单纯的知识掌握职能上,因而,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扩大到一定的知识运用与发现的功能上,已成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实行了教学五步法:(1)教学定向。提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揭示学习方法。(2)组织学生自学。学生自行学习教材,可以自学思考,也可以议论,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问,对中下等生进行适当指导。(3)引导评议。议论可小组议论也可全班评论。让学生围绕着对教材的理解,讲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其间穿插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论,鼓励学生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4)练习和巩固。练习要精心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既有尝试性巩固的练习,也有满足优等生发挥创造才能的弹性作业,使作业呈阶梯型。(5)总结提高。对一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出结论性的意见。

    三、       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因为教师和学生教育双方都是活生生的、富有生命力的个体,但由于过去偏重于传授知识,使活的东西僵化了。教师手执“知识之壶”往下灌,学生揭开装知识的“瓶口”往下吞,课堂成为机械的没有情感特点的输送和接受的场所。现在我们认识到富有生命的活力就是让教师影响学生,也影响教师,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有困难和追求,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发现甚至创造。现在流行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里的知识,理解它、记忆它,能做习题,并能按照人家已经用过的方法解决问题,而素质教育则提倡培养学生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俗话说:“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通过摆弄操作学具,学生更容易获取新知。

    四、       发展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学生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是以求异和求新为特征的。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找一些让学生讲的话题,经常让学生讲一个问题、判断一道题。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以旧引新,创造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21世纪,我国教育理论紧跟时代潮流。针对现实教育的弊端,呼吁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和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使学生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点击次数:92  发布日期:2017/1/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