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 贵州省普安县窝沿乡窝沿中学 叶华昱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数学作为中学教育基础学科,理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由于该学科专业性较强,以往数学课体现德育较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在各地试用的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中,都有涉及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在讲授“负数”时,我向学生介绍:约在公元1世纪形成的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记载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其它国家研究的情况,指出我国是最早承认负数的国家。讲到“圆周率”时,介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他提出的“约率”和“密率”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一百多年,等等。通过这些介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同时,向学生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在数学研究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都在世界上取得了领先地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的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就是在数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近年来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等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励学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的光辉成就,继往开来,为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育中思想教育的内容并不占有明显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学生在解关于水费征收问题,可以选取分档收费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号召全体学生注意节约用水。再如在学习应用题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练习,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进行统计学习时,教材中德育教育内容较多,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通过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发现,在我国大学以上学历人数逐年增加,小学文化比例逐步减少,通过数据让学生明白,我国公民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这一结果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努力的结果。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本人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个阶段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变化的情况,学生们通过数据对比,统计图观察,感受到我国经济水平逐年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这些都是国家排除干扰、专心致志抓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作为中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的信念。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
由于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很高,所以与其他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因而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学习中许多学生感到困难多。学习时一部分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下降快,成绩差,最终导致放弃学习,流入社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树立信心,努力克服困难。在教学时,尽量增加一些趣味性。学习中许多较难的知识点,要会将难点逐步分解,同时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与老师一起迎接挑战,努力学好该章节知识。通过不断的鼓励引导,学生们学习数学信心明显增强,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能力逐步提高。
总之,我国的数学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专业化成绩向综合素质方面转化,这就要求所有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