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苏桂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如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如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贵州省沿河县谯家镇水田完小 苏桂芹

    很多老师反应说,学生的作文一经指导写作思路就会变窄,甚至写出来的习作都是千篇一律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自己多年的的教学实际来谈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吧。
    一、引导观察、培养思维求异
    在同学们的生活圈里,他们对人、事、物的观察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千人千面。事实上,同样的事情,它的发生、发展、结果各有不同;同样的景物,有的不同方位、角度;同样的事物同学们又有不同的观察点和感受点。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克服机械模仿矫揉造作的不良倾向,启发学生展开思维,不拘一格,进行思维求异,学生才能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可能会以欣赏的目光,赞美的角度,写出事物的可爱之处;还会以求异的目光从遗憾的角度去描写事物的不足之处。比如:笔者在一次观察作文指导教学中,以《校园一角》为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熟悉的观察点。写作前,我首先把学生带出课堂,选取以校园一角为题材指导他们,按不同角度、不同的方位顺序、空间顺序进行观察,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作好真实的记录,再带回课堂,让他们分组交谈,谈自己各自选了校园里的哪一景点,着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周围还有什么,感觉怎样,要求他们从真人手,说实话。感觉好的,可以赞扬,不足的可以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察后,我再以《校园一角》为题,让他们将自己说的进行整理加工、润色、提炼、写作,指导他们说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拘泥于只写美好,更不拘泥于只写赞美歌颂。这样同学们思路拓宽了,思维得到了扩展。他们各自写出的作文各有特色,其中有两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一个同学道:“我爱操场东面的一片绿色的草坪,它那鲜嫩的绿色给我们带来了生机,课前课后,大同学喜欢在它的周围漫步欣赏、吹口哨,小同学在上面有的折飞机、丢飞机,有的翻跟头,有的小手提一袋果品坐在草坪上品尝,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给我们美的享受 …… ”他生动的笔墨,赞美了这块绿色草坪,让人看了如临其境。可另一个同学写道:“我爱,我们美丽的校园,它四季常绿,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操场东面的绿色草坪上,总有斑斑点点的白纸屑,各种颜色的食品袋,使这块美好的绿色景观失色几分,我欣赏这绿色的草坪,更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护美习惯…… ”。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感受写出了这片草坪的真实面貌,有美好,也有不足,从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享受美,追求美的真情实感。
    二、说中悟写、激发思维迁移
    作文教学包括说的训练和写作的训练两个方面,这就说明说和写同样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作文的提高仅限于每学期七八次训练远远不够,必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创造一定的练习环境,去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除了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进行课外勤练笔外,还十分注意“每天一说”,这就是运用每天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实际中进行留心观察事物,寻找说的材料,认真积累,请学生上讲台进行说的训练,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感,丰富他们的知识层面,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怎样训练呢?我的作法是:一是培养“敢说”作为训练的开端,在每天练习说话前,教师鼓励、诱导学生说,不限内容,比如说:学校、家里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看了什么电视节目,做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学了什么妙语佳句…… 说的过程中,不论长短,语句是否通顺连贯,只要敢说,都能得到表扬,以此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激发说的欲望,增强说的信心。二是引导“能说”作为训练的要求,教师让学生说出生活,学习中的人、事、物、景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想,引发自己的思维,学会有顺序地说,这个阶段十分重要,教师应在学生说完后简要进行点评,以肯定成功为主,并在词语用法、语言组织上进行一些适当的矫正和指导,逐步提高说的能力。三是引导“会说”作为训练的目的,学生从敢说到能说后,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多听、多看、多读、多问、多思来寻找说的材料,启发他们思维,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句去指导他们构思联想,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让他们自由、轻松、愉快、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每天一说”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兴趣,为提高写作作好了铺垫。
    三、变换角度、诱发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其方式就是演绎推理,发现特点,对同一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探索。作文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是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寻求”的火花点燃无尽潜能的心灵之火。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情境,去启迪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扩展。如写作《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学生就会写一个班上刻苦学习的同学,或是他敬爱的一位老师,或是关心他成长的爸爸等,这些作文内容可以猜到,有的甚至雷同。诚然,这种立意可写,但他们缺乏创新罢了。如果能换个角度立意,写生活中一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平时言语不多,不讨人喜欢,但却在关键时刻,他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同坏人作斗争,则就比较能吸引人。又如,若是写一个残疾青年如何敢战胜自卑,开店铺,自己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赢得大家对他的信任的事,也就比较有创新性了。这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习作富有时代气息,从创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作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多角度、多途径的,教师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人、事、物、景等进行思维加工、发散、迁移、创新,让他们尽情表达,作文才能做到立意新,选材准、写作活。

    点击次数:124  发布日期:2014/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