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霜:中学数学新课堂现状的调查
中学数学新课堂现状的调查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学 邹玉霜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新的教学观念逐渐被一线的老师所接受。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方式的大变革,学习方式的主体化。中学教师是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存在那些困惑,本文就这些问题对我贺州市的3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目前新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设想。
关键词:中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现状调查
新课程改革早已在全国中小学铺开,新课程改革成了学校里最流行的词语。中学教师是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存在哪些困惑?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模式下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势在必行。为了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我对贺州市几所中学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或谈话形式的抽样调查,通过调查作如下分析。
一、课堂现状调查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也已不少时日,它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前发展。而数学教学的主渠道——课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需要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我们的新课堂实施情况如何?以下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现行的课程新标准较以往的课程标准,显然是先进了不少,更符合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制订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应用性、发展性、创造性,教学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只有双方协调地进行,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为了了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对数百名学生、家长和数学老师作了问卷调查,数据如表:
学生、家长、教师对应新课程改革的反应(表1)
总人数 赞同 反对 不知道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学生 220 217 98.6 3 1.4 0 0
家长 320 200 40 60 30 60 30
教师 232 229 96.5 8 3.5 0 0
二、课改现状分析
通过对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调查,我们认为:
首先,学生总体比较喜欢新课程改革,因为有了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能亲自参与,而少部分学生还不喜欢新课程,一方面是由于自身性格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认为:新课堂只是活跃、而不能系统的掌握知识。
其次,就新课程改革,40%的家长赞同,而30%的家长不赞成,还有30%的家长不了解。这些数据说明:新课程改革在校外的宣传力度不够,新课程改革只是在学校进行,没有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所以,部分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报以怀疑的态度。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这要求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三、课堂问题分析及转化策略
1.流于形式
教师已有意识地把新课程改革引入课堂,但是,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改变,没能完全容入新课程改革中。例如:某教师在上“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课时,设计了四次讨论。其实学生通过前面三次的讨论已找到了读小数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因此,“合作学习”应因地因时而宜,切不可只重形式,不重效果。解决的对策:一方面,在师资培训中统一培训标准,同时培训者要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培训。另一方面,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适合教育对象的、灵活多样的、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法。
2.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解决的对策:第一,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第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第三,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其发展特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3. 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不敢写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解决的办法:第一,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一定要有板书,新颖、科学,简而易懂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发展、走向成功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黄文毓._动_的数学课堂_活_的数学思维[J] 南方论刊.2007/12
[2] 何豪明.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及其误区[J] 中学数学研究.2007/02
[3] 徐进.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4] 宗桂苓.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 新课程(教研版).2008/08
[5] 李化友.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2005
[6] 高金贵.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1
[7] 王杰.李佳涛.新课程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小学教学研.2008/02
[8]贯彻_MM教育方式_创设_互动_数学课堂[J] 教育科学研究.2000/05
[9]常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青海师专学报.2007/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