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志远
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滕州市金庄小学 张志远
小班化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学生认清自我,立足于自身的个性特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在课堂上实施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作为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小班化教学”的实质,方能真正将教育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关于小班化教学我有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
“小班化教学”就是一个知识点环节落实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答疑、当堂达标这四步是“小班化教学”的灵魂,也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知识,通过自学,知道掌握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懂问题,为下一步合作交流打下基础。合作交流正是小班化教学的具体表象,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开始更深一层的探究,交流收获,互相释疑,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认知的不平衡—解决问题—认知平衡的一个循环的过程。质疑答疑要求教师先自学文本,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易混易错内容的明晰;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等。当堂达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达标功能的认识已不局限于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而是认识到它在教学中起着“反馈与调节”的作用,对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充分的达标是一节成功课的检验与深化。
二、对“小班化”教学过程的认识
(一)分组
首先全面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性格、能力等情况。根据“均衡、男女混编、自愿为主”的原则划分小组,使每组中成绩优、良、中、后进生合理搭配,各种能力强的均衡分到各组,每组同学中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同时性格适当调配,要做到个性结合。
(二)排座
排座位要尽量做到:在现有课堂座位的基础上能迅速变动;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能面对面交流;空间距离尽可能近些;组长坐在中心位置。而“圆桌式”排座最能体现这几点要求,因为这样做小组成员不必移动就可以交流,做到了迅速变动,节省了时间,而且每名学生在讨论时都能面对面直接交谈,同时保证了组长坐在中心位置,利于知道本组同学学习。有的教师考虑这样排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和颈椎的发育,其实这样的考虑是多余的,用U字形排座,坐方凳或椅子学生可顺利转身,不会影响孩子脊椎的发育,每周的轮换座位,也解决了学生斜视的问题。
(三)分工
分好组后由各组同学在小组中民主选举小组长(既总师傅)1名,小师傅2名。在小组中总师傅主要管理全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活动,监督、指导小师傅的工作。小师傅管理徒弟,分工明确,层层负责。
(四)培养小组长和小师父
在培养优秀小组长和小师傅上下功夫。利用“每周一谈”教会各组小组长课上如何组织本组同学有条不紊的学习,遇到困难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等。利用“每日一谈”教小师傅们怎样耐心细致的教徒弟,指出他们的不足,对做得好的小组长和小师傅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把徒弟教好,平时对他们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每月开展一次评选“最佳师徒”、“进步最快的徒弟”、“最佳师傅”的活动,激发学生互帮互助的兴趣。
(五)利用小组长和小师傅进行“日日清”
“日日清”工作是有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而教师要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日日清”,牵扯了教师太多的精力。每天利用小组长和小师父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日日清”(当天所学知识比较简单时,由师傅给徒弟出题,检查当天知识掌握情况,不会的由师傅负责讲会,过关的在“日日清”记录本上记录下来。所学知识较难时,老师统一出题,小组共同检查,改正,不会的由小师傅或总师傅讲会,在记录本上记录),既提高了“日日清”效率,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
(六)备课
“圆桌式”排座,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不能“满堂灌”,必须先学后教,不学不教。教师上课面对的不再是由一个一个同学组成的集体,而变成了面对由几个小团队组成的集体,再按以前那样备课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要重视一个知识点教学的四个环节,充分考虑怎样落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答疑、当堂达标环节。让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自始至终的充满课堂,教师同时又认真分析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哪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交流细心斟酌,而且想好小组合作时老师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学习的方法,教师巡视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什么,哪组同学需要重点指导哪个师傅需要多辅导以便更好的发挥小组的作用等等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班化教学与班级管理
“圆桌式排座”使学生们围在一起,可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搞小动作;有的小组同学之间缺乏凝聚力,不团结,你想你的,我干我的;有的小师傅工作缺乏方法,劲使了不少,收效甚微,还有的小师傅没有耐心,时间长了就不想管了等等。把“小班化”教学和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相结合就会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每个小组确立目标口号,形成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小集体。然后制定纪律评比制度、卫生评比制度、师徒互助制度、小组合作制度、“日日清”制度等,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并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开展了各种组间竞赛活动,如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比劳动等,评选周、月、学期最佳小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