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慧心妙思构导图 ——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胡琴琴

    慧心妙思构导图

    ——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胡琴琴

    摘要:学生谈写作色变,闻写作丧胆,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相当于写作时的向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大胆联想,让学生对写作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潜能,提升思维能力,能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索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维导图;写作教学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图、知识树,它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创立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又叫心智导图。思维导图以一个中心为出发点,依据这个出发点罗列出相关分支,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用关键词与颜色、图像建立连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习。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使用图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让作文结构与思维更加形象化与可视化。它的组成要素有:中心主题、关键词、联系线、分支。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有效提高思考力和学习力,它简单又有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文章。

    为什么要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语文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基础性学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数写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工具和写作技巧,谈写作色变,闻写作丧胆,面对写作不知如何下笔,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词不达意、或胡编乱造的现象在中职学生的作文中层出不穷。而大家之所以觉得写作难度大,一是无话可说,对写作没有清晰的想象或具体的内容,二是无从下笔,无法有效链接写作素材,导致作文语言苍白无力、内容言之无物。

    写作是思维与语言互相转换的书面语言表达活动,研究发现图形更符合大脑的理解和记忆规律,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写作中充当向导,为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写作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将会给作文课带来惊喜的变化。

    (一)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让作文有料可加。

    写作的关键是材料的选择,应选择最吸引人的地方进行描写,要避免记流水账。而思维导图的趣味性,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使习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意识,帮助老师进行更加丰富的习作教学。

    (二)帮助学生构思写作布局,让作文有序可依。

    选材结束后,最重要的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快速掌握作文所给主题的关键词,合理安排文章的版面结构,生动地表现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就可以让文章的逻辑性更强,让文章变得有迹可寻。

    (三)帮助学生表达写作情感,让作文有情可述。

         思维导图的信息连接功能可以促进学生表达情感,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可将学生自己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可视化的画面,从而摆脱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束缚,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将平日里不擅长或不好意思表达的情感通过写作呈现出来。

    怎样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片段写作训练是解决中职学生写作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从片段写作思维导图训练开始,在关键处驻足,以细节为写作切入点,着重引导。

    教师在作文教学开头,可以引导学生共绘课文思维导图,探讨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请学生仿照绘制思维导图,整合素材,填充内容,真正做到言之有物。日积月累,慢慢学生就能克服畏惧心理,自然而然喜欢上写作。

    (一)脚踏实地研课文——以读促写

    1、从学习课文出发提出写作方向。以《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阅读与学习的重点是厘清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阅读时要细加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只有遵循这条思路才能把握文章的要义。

    厘清思路,一般要从文章的层次结构人手。《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对其层次结构的厘清,有助于把握作者总分总的思路。《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作者写红柳由顽强生存到被挖净烧绝,清晰的纵向思路中饱含着浓烈的情感。而该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是“记叙文的写景状物”。所以笔者把单元的写作练习定为写景状物,描写对象为家乡的观音湖湿地公园。

    2、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提出写作具体要求。根据“学会整体感知课文,厘清文章思路”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探索郁达夫、毕淑敏横式、纵式的文章思路,掌握构建思维导图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景文章框架。仿照《故都的秋》的横式结构或《离太阳最近的树》的纵式结构创作《湿地公园寻秋记》一文时,笔者提出了三个要求:

    1)抓住景物最典型的特征。

    2)以时间或者空间为顺序,描写湿地公园的景色。

    3)适当运用摹绘等修辞手法。

    3、运用思维导图加强片段写作训练

    中职学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篇章写作,最终会出现畏难情绪。所以,可以采取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的片段写作训练的方式,一步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先建立片段写作的中心点,再从这个中心点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助。

    (二)慧心妙思构导图——以图促写

    1、公园寻图——想一想。

    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是构建思维导图的前提条件,通过走访湿地公园,学生对公园美景记忆更加深刻,自己能轻松动手画出思维导图,之后借助言语智慧创造自我笔下的情感世界和形象世界。

    2、课堂构图——作一作。

    单元写作练习是在单元阅读课文完成后进行的,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带着学生一起绘制课文阅读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结构与情感,探讨课文的写作特点。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既复习了课文,也为积累了写作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筛选,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要点进行细化,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细化内容,慢慢掌握写作的技巧。通过共绘《故都的秋》的思维导图(见图1),发现横式结构的美。

    1

    3、课堂创图——绘一绘。

    在构思阶段,学生分小组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完成绘制思维导图《离太阳最近的树》(见图2),找到景物描写的纵向思路。紧接着,修改课前自主绘制的湿地公园写作思维导图。

     

            2

     

    4、课堂赏图——说一说。

    仿照“说课”模式,让学生展示完善后的湿地公园思维导图(见图3、图4),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思路。对比同学不同思路创绘的思维导图,体会不同的感情

     

         3

     

    4

    教师从运用思维导图挑选写作素材、确定立意、加强片段写作训练三方面点评学生绘制的横式、纵式湿地公园导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之后对照教师提出的写作要求,修改思维导图。

    5、网络献图——改一改

    学生根据自创的思维导图进行课文仿写,完成片段写作,并及时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师生根据写作要求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绘制写作思维导图的学习中,学生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思维得到了开发,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在应用时要注意心态引导、不可偏重形式等问题。

    在中职学生心中播种“思维导图”之苗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要将“思维导图”真正融入学生的写作中,还需经历一段摸索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其在写作教学中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希望借着思维导图的翅膀,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能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 贺多鑫.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2).

    [2] 朱慧兰.试论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46.

     


    点击次数:69  发布日期:2024/7/18 8:49:3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