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林:让“耐久跑”远离枯燥变快乐
让“耐久跑”远离枯燥变快乐、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教师培训中心 周兴林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的必学内容,也是典型的历史性体育项目,是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内容。
作为初中必修教学内容的耐久跑自有它的价值和魅力。耐久跑若长期坚持,能够改变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群力性耐久跑的队形之美宛如大雁在天空中翱翔,给人舒展奔涌跳跃的灵动之灵显示出青春男女的朝气蓬勃。
如何使枯燥的“耐久跑”变得可亲可近,让人快乐起来呢?
一、明确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终身体育理念。它生动的阐述了体育锻炼关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生存生活质量。期中耐久跑可谓是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体育锻炼方式。教学新课伊始,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耐久跑锻炼价值。把耐久跑教学同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耐久跑教学能增强体质,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体魄,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第一次听到耐久跑的定义、价值与自己的健康、生活、工作如此息息相关,学生就会在心里唤起正效应,积极响应教师的教导。正如美国作家大卫所言:“一种思想如果进入心中,就会盘踞成长。------积极的思想种子,就会生出积极的果实”。
二、科学正确地讲清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耐久跑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耐力差,很难坚持到最后,再加上“极点”现象的出现。所以在练习之前,要安排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懂得“极点”是途中跑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并向学生介绍防止,克服“极点”的方法,其实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极点”的反应程度与训练水平高低,运动强度大小、准备活动是否充分等有密切关系。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适应性强,“极点”现象出现的晚,程度轻,持续时间短。跑的强度大,“极点”出现就早,准备活动充分,能缓和“极点”的反应程度,当“极点”产生时,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要加强呼吸的深度。适当调整跑速,这样,“极点”现象就会缓解,“极点”的克服不仅是提高训练水平和锻炼效果的过程,也是培养顽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的过程。同时讲述耐久跑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代谢等各系统的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锻炼的快乐。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出现身体不适时就会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度过难关。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兴趣保持长久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习水平的重要手段。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在练习时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总的负荷不能太大,800米和1000米跑时,一开始应是匀速跑,在300和400米时开始冲刺。根据上述原则基础,我在具体教学中,采用由短到长的距离跑,由慢到快的速度跑练习,使学生逐渐适应耐久跑教学要求。由短距离到长距离跑,要求学生保持一定速度,逐渐增加跑的距离,随着学习跑的距离增加,逐渐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运动能力。由慢到快地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距离中,逐步提高跑的速度,随着跑的速度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得到适应与提高。初一时,通过学习原地摆臂,体会摆臂与呼吸的结合,先学习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转入中速跑,注意跑与呼吸结合好。适当加一些高抬腿跑、后蹬跑,连续单脚跳等辅助练习。
四、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耐久跑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是影响耐久跑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上要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手段,如利用比赛、测验、多地形、定时和定量结合,走跑交替等形式的练习调节学生的情绪,变换跑的形式,如“8”字跑,蛇形跑,螺旋形跑,追逐跑,也可采用球类项目长时间竞赛的练习,以及跳绳、游戏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活动兴趣,而且会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另外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因我校依山旁河,所以我常利用校园、校外的地形、山坡等自然环境,进行越野跑、障碍跑、定向运动跑等练习方法,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耐久跑的专项身体素质,外部环境的变化,新鲜事物的刺激常使学生忘记疲劳,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要组织好,确保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师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积极评价,引导疏通鼓励表扬,让学生在体力消耗、体育锻炼中得到教师、同伴的人文关怀,从而得到精神慰藉,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地投入训练之中,提高训练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因此,教师在耐久跑教学过程中所持的基本原则应是“引导、启发、教育、鼓励”,将“言、行、意、情”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平时多关心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一种教学反馈,可以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学生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变得很消极,他会找各种借口不进行耐久跑的练习,这时如果老师能及时与其沟通,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耐久跑、俯卧撑、仰卧起坐这类单调性的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要多注意科学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统一寓教于乐。用学生期待的课堂效果来进行课堂设计,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指导、鼓励评价。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教学任务完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枯燥的耐久跑就变得让学生快乐进而成为自我锻炼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学生就一定对耐久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