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四川省平昌县教学仪器供应站 唐红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三个方面阐述怎样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贴近生活找教学资源激发求知欲
贴近生活找教学资源,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春夏之交,近水边的草丛中,常可看到进入生殖期的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住雌蛙,这种现象叫抱对。雄蛙前肢的拇指基部,有棕黑色的隆肿突起,称为婚瘤,为抱对之用。青蛙的卵是体外受精,抱对是青蛙产卵和排精时的行为。抱对时,雌、雄蛙的泄殖腔孔相互接近,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通过实际观察这些现象,学生们兴奋异常,自然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
二、适当介绍科学研究新成启迪学生
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如:模拟细胞膜结构研制成的“生物导弹”将会广泛应用于众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导弹”的外衣是 磷脂双分子层,“子弹头”是蛋白质。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血液后,“子弹头”就会发挥识别作用到达病变部位,“导弹”随之定向爆破,施放药物,杀死病毒或癌细胞。治疗乙肝、肝癌、结肠癌的“导弹”已研制成功,在我国的中山医院,经手术和“生物导弹”治疗的肝癌病人寿命已延长五年以上。再如,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症的途径。研究人员从病人身上取出DNA,在实验室进行改造后,再在实验室内培 养,然后根据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肿中去,以治疗癌症。此项研究在动物试验中已取得了成功,癌肿生长开始 缓慢,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 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我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
三、加强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设计训练,引导学生产生实验兴趣,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叫一个学生回答实验设计思路,他是这样设计的:①取三只试管,编号1、2、3,各加入淀粉溶液;②再向三只试管中加入淀粉酶溶液。③分别把这三只试管放入0℃、60℃、100℃水中。④再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只有60℃的水中有专红色沉淀产生,其余不变色,由此可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算是比较清晰的,但存在的纰漏也不少。经过引导、点拨与讨论等,师生共同找出这位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设计思想。再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案例可知,为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其脑海中有一实验设计的框架,本案例可以参照教材的实验设计模式,如教材中没有可以参考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实验设计的原则等;其次,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再次要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学生思维要能相互“碰撞”,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评价。总的来说,在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好让他们自己解决,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四、联系实际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
“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目的。”生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这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生存、身体健康等,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例如,体育课长跑时,氧气消耗量很大,呼吸加快。结合如何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提高呼吸的质量,从而提高长跑的成绩;应用所学有关营养方面的知识,设计自己一日三餐的食谱等这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特别关注,另外要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紧密的教学活动,故教师要努力开发和创造学生实验的资源和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激发学生兴趣还应注意学生的情感迁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关心、尊重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领域里越来越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和动作等信息作为一个集成体进行处理,多层次多维度地呈现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创立立体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识深度变得简单而轻松,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到心脏的结构这一重点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现动物心脏在不停地、有节律地、鲜活地跳动着时,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探索心脏结构的强烈愿望。有关血液循环教学可通过设计课件,让学生看到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及动脉血与静脉血的转换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使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好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紧扣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教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这样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