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陈宽宽
双减政策背景下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
情况调查
陕西省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陈宽宽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双减政策背景下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随机抽取10所学校为具体抽样范围,每个学校抽取1位体育老师和10名学生及家长为具体的调查对象,且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考察法对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大多数学校课后都开展了延点班体育活动,很多学校老师与家长纷纷表示支持这一重大举措。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倡健康和生活态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育活动;延点班;中小学;双减政策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许多资本的支持下,教育培训机构迅速发展。然而,教育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之余,“内卷”向家长和学生渗透,教育行业乱象频发。对于这种现象的出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倡健康和生活态度的有效方法,而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也是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双减政策的层层普及,很多学校课后都开展了延点班体育活动,但是,还有一些学校因为校领导不够重视、老师专业能力有待加强等方面的原因,对一些学校课后开展延点班体育活动带来消极影响。而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阻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对双减背景下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以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西咸新区中小学随机抽取10所学校为具体抽样范围,从每个学校抽取1位体育老师和10名学生及家长为具体的调查对象。旨在达到以下的研究目的:第一,了解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第二,了解影响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让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重视课后延点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以双减政策背景下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为研究对象;以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随机抽取10所学校为具体抽样范围;每个学校抽取1位体育老师和10名学生及家长为具体的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知网、万方、国家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查阅有关体育活动、延点班、中小学、双减政策等相关的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设计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以西咸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10所学校,每个学校随机抽取1名体育教师和10名学生及学生家长发放问卷,总共发放线上问卷210份。
2.2.3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得出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运用word文档进行数据相关录入,针对发放回收的有效问卷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得出结论。
2.2.4 实地考察法
为了研究的真实可靠,本人到西咸新区亲自与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谈,并了解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为后期问卷的编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3.结果与分析3.1西咸新区中小学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3.1.1西咸新区中小学校园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开设情况
“双减”政策的出台,确保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很多学校在课后纷纷开设了延点班体育活动,增加了学生课后娱乐活动,促进学生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以及体质健康水平。
3.1.2学校开设体育活动内容
学校课后开设延点班体育活动的项目越多,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开展的越少那么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就会变少,很有可能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课延点班体育项目越是丰富多彩,越能反映出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对学校课后开设延点班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从一些学校和各项体育运动项目进校园作为出发点,调查研究了学校课后开设的延点班体育活动内容情况。
表1 学校课后开设的延点班体育活动项目的数量(N=10)
由表可知,大部分学校课后开展的延点班体育活动项目都是多样化的,但是主要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这些大众化项目为主要体育项目,还有一些游泳、武术、羽毛球等项目开展的学校比较少,游泳、武术开展学校有5家,分别占体育活动项目总数量的5%,羽毛球开展学校有6家,占体育活动项目总数量的6%。与西咸新区各中小学任课教师沟通得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项目场地的不足,限制了学校课后开设延点班体育活动项目;第二,一些学校由于占地面积小,本应在室外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只能选择在室内,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活动场所,最后只能选择教师前面的空地进行开展。与此同时,外聘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从而导致不能确保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项目的连续性及完整性,与此同时学生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老师的现象,这些对课后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带来不理影响。
3.1.3西咸新区中小学校园课后延点班每周开设体育活动频率
学校每周开设体育活动的频率是指学校课后每周开展体育活动的次数,每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开设体育活动次数,有利于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提倡健康与生活态度的有效方法,这也是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
图1 校园课后延点班每周开设体育活动频率数据统计。
由图1可知,对于西咸新区中小学十余所学校课后开设体育活动频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大部分学校课后每周开设体育活动的频率主要在2-3次;还有3所学校课后每周开设体育活动的频率主要在4-5次;除此之外,还有2所学校课后每周开设体育活动的频率在0-1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进行一定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运动持续时间的体育锻炼时,学校课后每周开设体育活动频率为2-3次,也就是说基本上每隔一天开设一次体育活动项目。有研究表明,学校课后每周采用间歇开设课后体育活动,能够很大提高学生的吸氧量;第二,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以及老师的负担,但是有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及时来学校接孩子,再加上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贪玩的特点,所以有些学校决定在课后每周选择开设4-5次体育活动项目;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前被很多家长宠溺的孩子在体质方面要稍微差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而且在他们参加学校课后各种活动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对工作一天的老师们也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部分学校选择在课后每周只开设一次体育活动项目,甚至没有开设体育活动项目。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⑴随着双减政策的普及,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了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项目,而且体育活动内容比较丰富,项目比较多。
⑵经过研究数据得知,还有部分学校课后延点班开展的活动项目不是很多,主要是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活动,还对一些体育老师存在一些偏见,总是保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再加上体育科研信息存在严重滞后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⑶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生的作业量相对减少,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参与体育活动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对此有些学生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多个体育活动项目,从而导致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较少的体育项目,甚至还出现不参与的情况。
4.2建议
⑴校领导应重视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力支持课后开展体育活动,且提供必要的体育活动条件,加强对体育老师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解决他们在实际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能欺骗与其实体育老师及体育教育,把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做“面子工程”。
⑵家长要与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能单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体质锻炼。学生参与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到时候,家长要跟学校老师以及校领导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必要时要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去参与课后延点班体育活动。
⑶学校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心一意为学校课后延点班开展体育活动服务的思想,而且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新时代体育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工具来提高自己的科学意识,深入了解体育科研动向,主动参与体育科研活动,爱思考,勤于实践发展自己的专业,为学校搞好体育工作及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洋.“双减”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研究[C]//2021年全国.
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二).[出版者不详],2021:9-10.
[2]许弘,马丽.“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J/OL].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6[2022-01-04].
[3][3]何牧秋,虞运.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22):173-174.
[4]张生发.阳光体育背景下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为例[J].运动精品,2021,40(09):31-32.
[5]张雪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0):162-164.
[6]黄帅.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四平市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3):66-67.
[7]李慧春.情境化背景下开展幼儿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1(02):58-59.
[8]孙启峰.山东省体育专项特色高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9]黄奕优,黄光玉.让体育社团活动在乡镇小学“生根发芽”——一所乡镇小学的体育社团活动开展历程[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