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浅析 孙 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浅析
◎ 陕西省大荔县东七初级中学 孙 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彻底改变了传统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给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为初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联系生活实践,营造良好氛围
陶行知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信息技术潜入生活,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着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正在信息技术的支点上阔步前进。现代的信息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它们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中坚动力,也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强化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将让信息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登堂入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未来的社会进步做了良好的实践铺垫。
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功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word中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春游,用这个软件制作一个宣传册子,宣传册中要有图画也要有文字,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格式。春游本身就是一项生活化的活动,而且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必然是乐在其中的。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还可以寻找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然后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来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提问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式,如果所提问的问题又是非常生活化的,那么课堂氛围则更加容易被营造出来。
二、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大学生毕业求职面试、简历、参加工作后的情况,信息技术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情况,为学生展示一个出色的简历、出色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并展示个人才能等,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三、重视自主学习,挖掘学生潜能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因此它需要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以权威者去剥夺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
例如,在指导学生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自愿组合来制作网页(要求至少两人一组),学生通过合作制作出各小组的网页后,再让各小组之间充分地交流,引导每位小组成员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观摩、体验,学会欣赏和发现其他小组的优点。经过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后,正确认识自我,对本小组的网页作出修改、补充,使本小组的网页进一步得到完善,逐步丰富小组成果。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网页装扮得五彩缤纷、个性十足。在总结中学生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创新
创新就是不要雷同,要推陈出新,是不断地“求新”“求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的精神。教师要积极地发现关于学生创新的亮点并及时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求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制作幻灯片时,同学对“PowerPoint”软件可能不太了解,制作出的演示文稿,毫无新意,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很少。为了使学生有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作品,积极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并演示给大家,鼓励学生说出创作思路,让其他同学发表看法,并将各自的想法汇总实践。培养学生创新作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科学而又精妙的方法,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之路还有一段路要走,作为教师,我们都将和新课程一道成长。在这漫长的征途当中,我们都会继续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学生成长和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