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张 红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    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村小学雨锦分校    张红

    摘要: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兴趣,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学生对音乐节奏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更加喜欢学习音乐,使学生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围绕着培养学生音乐节奏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音乐节奏学习兴趣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新型的教学手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音乐;节奏;兴趣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者,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音乐没有了它就等于没了生命。节奏在音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阶段,儿童的感知觉处于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中,学生的节奏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音乐节奏的兴趣被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的节奏教学,教师应采取形式新颖,变化多样的训练方式。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小学生的身心,并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但是单纯的节奏训练不宜过多。音乐除了包括节奏以外还有其他的音乐要素。所以,应该主张节奏训练多与实际生活和音乐作品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节奏的动力感,同时也感受音乐的倾向性,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学习兴趣,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关心的话题。那么,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该怎么培养?而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其兴趣呢?

    一、节奏的定义

    节奏一词的涵义较为广泛。一般事物匀整地交替进行都可称为节奏。节奏,在有人类之前,并且不依赖人类就已经存在。世界是物质的,有物质就有运动,有运动必然会产生它的节奏。

    在音乐中,狭义说来节奏一词是指:有音值的长短和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叫做节奏。节奏在音乐中处于显著地位,音乐没有了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

    二、学生音乐节奏学习现状的分析

    (一) 音乐课的专业化倾向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应让学生用心体验、去理解音乐。而不应像其他课那样,主要靠老师的语言讲解使学生理解作品。可是常有这样的音乐老师,一堂课里的一半甚至一大半时间都是语言文字来解说,特别是讲解节奏的问题时,剩下的小部分时间才给学生听音乐。他们非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个清清楚楚不可,而真正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却很少。在音乐课中,教师常常孤立的传授知识技能,并且以专业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学生的音乐成绩,这使丰富而完整的音乐艺术变成了被肢解、机械而枯燥的技艺训练,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便理所当然了。

    (二) 音乐课的教学以教学为主

    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音乐的学习成绩不计入学科总分。不像语、数、外主科,不管一堂课的知识量多大或者什么教学法都可以强制教授。音乐老师在课堂上脱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刻板、乏味、过于专业的知识传授和音乐技能训练,都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倦,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

    三、培养学生音乐节奏兴趣的教学措施

    音乐课程既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又不能丢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方法就是两者兼顾。那就是说要一改以往由“理性到感性”为“感性到理性”,在生动的音乐审美教学实践中渗透性地完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节奏训练是在比较程式化的过程中展开的,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一,由于时间安排时间较短,目的狭窄,长期围绕固定节拍或节奏型的练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学习的节奏?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 游戏有利于教学之中节奏难点的解决

    如果在音乐节奏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或者贴近生活例子,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有目的地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其实,在教学活动的游戏中,学生很希望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得好一点,表扬多一点。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如果大家关注了他,尊重了他,他会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学生兴趣十足,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即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老师如何巧妙设计节奏训练并运用到课堂中。我个人有如下几点想法: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出示图片等等不同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设置贴近生活的一些游戏。如下:

    低段 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和表现自己。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

    学习过程中,让儿童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

    如:看到不同的节奏图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用下蹲表示(或响板等)

    × 用走表示(或用三角铁等)

    ××用跑表示(或铃鼓等)

    中高段  节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学生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在中高

    段加强节奏训练。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如果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并加以运用。解决的方法如:1以汉字代节奏。

    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中国的汉字在朗读过程中,富有节奏感。如果教师能将其充分发掘并加以运用,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3/4 × × ×|× × ×|

    妈 妈 的|金 灿 灿

     2/4  ×   ××   | ×× ××|

    和你   |淅沥  沥沥|  

    2、节奏的镜子练习。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请学生把节奏就像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节奏练习多样化,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

    例1:师:×  × ×  × | × × × | ×   -  ||

    (拍手)(打肩)(插腰)(拍手)(点头)

    生:×  × ×  × | × × × | ×   - ||

     (拍手)(打肩)(插腰)(拍手)(点头)

    又如:

    生甲 :××  ×   | ××| ×  × ×  × |×-   ||

      (拍手)(拍膝) (拍手)(插腰) (拍手)(拍膝) (点头)

    生乙: ××  ×   | ××| ×  × ×  × |×-   ||

      (拍手)(拍膝) (拍手)(插腰) (拍手)(拍膝) (点头)

    例2:固定的节奏让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接龙

    生甲:× × × | × × | × × × × |× - ||

     拍手 拍膝  拍手插腰 拍 手 拍 膝 点头

       生乙:× × × | × × | × × × × |× - ||

    点头拍手   拍膝插腰 拍手   点头  插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这样生动的教学方法反应很积极,并能很快的掌握。

    (二) 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就比如说,在一堂课堂上,老师把节奏只是用语言来解释。学生通过老师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节奏根本没有得到实践。在教学中,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节奏热情,在节奏的讲解时运用很形象的肢体语言变出来;我们知道音乐的节奏大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来形象的讲解节奏。在小学中、高段节奏的学习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体会和学习。给予足够的空间把课堂留给学生。

    (三)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使用形象的比喻

    (1)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着节奏,如:哗啦啦流水声,汽车的鸣笛声,心跳声,鸟叫声,蝉声等等,都是学生熟悉的节奏,只要加以引导,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心脏声:2/4   ×  ×| ×   ×||

      咚  咚  咚   咚

    钟表声:2/4  ××  ×× |××  ××||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2)可以运用下列的方法讲解节奏

    ×(四分音符)为一拍,可做自然迈一步动作

    ×(八分音符)为半拍,可做双脚交替小跑步动作

    ×(十六分音符)可做双脚交替小跑步动作(或者是碎步)

    边听节奏边做动作,这种“在音乐节奏中行走”的训练形式多样,既可单人、

    集体、分组,走出的路线可以是直线、曲线分行排列等等。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这样的节奏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既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使枯燥的学习变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无形当中掌握和学习节奏知识。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更加顺利的完成。

    (四) 对学生进行简易节奏的写作教学

    在音乐课程中,可以尝试对他们进行简易的节奏写作课教学,或者做一些关于节奏的题

    1、节奏填空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填写节奏并请其他同学念或拍打。这样做,既有趣又好玩。还能对节奏进一步练习。

    如:2/4 × ×× |( ? ) | ( ? )| × - ||

    2、节奏创作接龙游戏

    游戏开始前,按规定的节奏拍号创作并书写或拍读节奏。

    如:2/4拍 、4/4拍等。游戏开始时,按规定的拍号统一进行。开火车、小组或其它方式,拍击或唱读节奏。这样的练习不仅能综合检验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音乐创作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音乐节奏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 培养音乐节奏的兴趣不是音乐教学的全部,而是增强学生学习音乐动力的一种手段

    目前,不少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学生完成一堂音乐课,在课堂上讲解节奏用了多半的时间,并且用了很多游戏来训练学生的节奏,看上去是课堂气氛是很活泼的。一堂课基本上都在讲节奏问题,节奏问题只是音乐课中一部分,只是一种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一部分而已,一堂课全是节奏训练的做法,无形中将音乐课变成了“技能课”,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高,违背了“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不可取的。所以培养音乐节奏的兴趣,不代表音乐教学的全部,培养兴趣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手段和过程。

    (二) 注重节奏在歌曲中的正确性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首歌曲的风格在于乐曲中某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节奏,这也是所说的节奏型。这首歌曲是进行曲、舞曲、劳动号子。这都是具体不变的。节奏在音乐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你将其节奏变化,其表达的意思有可能完全不同了;就不是原来的歌曲了,而成了你自己胡编乱造的了。音乐教师应以事实说服、引导学生,将一些优秀歌曲引入课堂。这样的歌曲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

     总之,一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音乐节奏的教学处于一个很至关重要的位置。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让音乐节奏的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不可少的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浩大的工程,我们不能强求一蹴而就,只能不断地发展、变化、完善,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汲取传统教育的精华,弃其糟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我国培养独立性、自主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 张晓霞.浅谈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4年, (06)期.

    [3] 贾方爵.基本乐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4] 廖乃熊.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7

    [5] 聂鹏胜.鄢燕.浅谈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重光.怎么样教孩子学音乐[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

     

     


    点击次数:46  发布日期:2022/10/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