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群文阅读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陈章梅
依托群文阅读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 四川省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章梅
摘 要:作为语言学科,英语学科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群文阅读根据学段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再以此为基础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下,自然地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利用群文阅读,让师生间达成共识,形成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群文阅读;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
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引入中小学界语文、英语学科课堂,产生较好的影响。其特点是针对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这一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极大改变了中小学英语和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在此,结合近来在高中英语学科的尝试谈几点思考。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信息提取能力不足。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创新性,按部就班的根据单元里的单一语篇,采取逐一推进和碎片化的阅读教学,阅读课堂多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失去了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缺少和文本独立、深度的对话。
2、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元思维训练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师生过分注重语言词汇教学,学生在对教材语篇的解读时,大多局限于对表层信息的获取,思维的训练停留在语义的理解和文章细节的辨析上,较少探讨文章的主题意义,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文章的行文结构等,多元思维还很缺乏。
3、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的能力不足
学生在读不同文体、不同体裁、不同长度、不同风格等的文章时,通常是选择相同的阅读策略,缺乏针对不同题材语篇的有效的解读方法。
二、群文阅读对当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革新
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在这一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培养的思想引领下,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优势和特点,对课文进行语篇重组,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同时达到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的目的,进而完成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有其存在的必然优势。它有着“一个主题、多种文本、议题、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特点。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这些特点,可克服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单一语篇和碎片化阅读教学的弊端,以整体化的思路重组语篇设计学习单元,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践行
在西南大学于泽元教授等教育家编撰的有关群文阅读的书籍《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群文阅读是结构化阅读、群文阅读是研究化阅读、群文阅读是创新化阅读。从这几个要点可以看出,这是几位教育专家对群文阅读的内涵分析之后,深入探讨得出的结果,直接给我们指出了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和更深层的涵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加入群文阅读的理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1、根据群文阅读具有结构化、研究化和创新化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对教材语篇重组,进行信息整合,采取多种多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开展英语群文阅读实践教学。以“单元内文本整组,跨单元文本重组,跨教材文本联组,教材与网络文本串组”等四种课堂教学形式,带来课堂教学的创新提质。
2、挑选,整编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分级群文阅读材料。借助学科教研组的力量,利用语料库将阅读文章统一收录整理分类,并且将该校本教材处理为一个动态可更新的群文库。该群文库的组文策略分为以下三点:其一,“相同写法”组文的教学策略,用单篇带多篇的形式组文,重点通过单篇课文感受各种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在拓展篇目中对写法进行认知、实践,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迁移。其二,“相同学法”组文的教学策略,用单篇课文带多篇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单篇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学法;再用总结出的学法去学习拓展篇目,让学生在学法运用中得到方法的掌握。其三,“相同题材”组文的教学策略,对于相同题材的文章教学,通过不同篇目的组文。如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题材的组文,让学生通过文章赏析,感受一种文化、形成某种认知、发现不同观点、达成某种共识。
3、建构三阶梯式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式。为了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以及满足年级群内部分层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要配合阅读理解能力三方面的训练要求,教师可采用三阶梯教学模式:
初阶模式:对信息提取能力的锻炼→中阶模式:对策略运用的拔高→高阶模式:对多元思维的综合训练
该模式的设定,打破了固有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结构有了极大的改变:第一,从纯粹的单篇课文教学,转变为以课内单篇课文为主,群文教学为辅的课堂结构;其次,学生课外阅读得到有效指导,阅读量增加,阅读更有序列;其三,学生阅读理解综合素养可得到有效提高。
四、群文阅读带给师生的挑战
1、带给教师的挑战
一是教师的阅读素养(阅读志趣、方法、习惯,阅读量、阅读面、阅读速度以及阅读能力)要足以应对为议题而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书籍),解决群文之“文”的量与质的问题,确保选文篇幅适宜、内容适宜、情感适宜;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足以应对为学生阅读研定恰当的议题(能否清晰而有理据地回答“为什么”),如何处理与目前各版本教材以“主题”为单元结构课文的“主题”的关系;三是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能否应对诸如设计阅读流程(作业或练习——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讨论与分享(实现对议题的集体建构)、就教群文中第一篇的度的把握(既有别于单篇阅读教学的教,又让学生从这一篇的教中获益而迁移阅读其他篇)等群文阅读的特殊要求。
2、带给学生的挑战
一是学生的阅读速度是否跟得上,阅读速度是在阅读实践中锻炼起来的,是在有技巧的阅读中(如,怎样略读、浏览、跳读、扫读,怎样扩大视野、一目十行)长成的;二是学生的合作能力、讨论能力、倾听能力、交流能力和分享精神是否跟得上,群文阅读相比单篇阅读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实现对议题的集体建构。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讨论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和必须。由此,群文阅读将“倒逼”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变为现实。
作为语言学科,英语学科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群文阅读根据学段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再以此为基础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下,自然地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英语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论以何种形式来组织文本,教师只需充当“导演”的角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作为人的自主能动性的本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并善于学习。正如肯尼斯·S·古德曼认为的那样,“阅读是对书写语言所传播内容的接收,是读者与书写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归根结底,只有改变“以教师教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群文阅读的形式进行探讨式教学,才能使师生间达成共识,形成群文阅读集体建构。最终,英语教学才能真正的达成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4] 李兴勇,2012. 持续默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14(03): 26-31.
[5] 李兴勇,2019.高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01):55-59.
[6] 苗兴伟、罗少茜,2020. 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设计与实施[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9),1-5.
[7] 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 陈东容. 共读共生:高中英语“阅读圈”教学模式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1):75-78.
[9] 崔勇.群文阅读的价值追求与实现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5(10):4-8.
[10]董红红.在群文阅读中实施“五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0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