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蔡 樱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思旺高级中学   蔡樱

    摘要:高中地理是对初中地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讨,随着素质教育核心课改的不断推行和发展,不论是对高中地理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随着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给可以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灵感。其中,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甚至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的一个社交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出现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楚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将微信这一平台应用在我们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中呢?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字:高中地理;微信平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指的就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再是一味由教师灌输知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高中教学中。在高中地理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课堂效率,保障了教学质量。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合理地使用微信平台,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图画、音频、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将枯燥死板的教学变得轻松愉悦;给学生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翻转课堂的概念

    相比传统课堂来说,翻转课堂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转化。第一,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可以初步地了解课堂所讲的新知识,有利于独立地思考,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课后学生依旧可以利用线上课程去回顾和复习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这样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需要去梳理出地理知识框架,针对性的去讲一些重难点和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点,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去进行指导总结。第二,翻转课堂互换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很好的落实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讲授者,而是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位置后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伙伴。

    二、      微信平台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

    地理这门学科主要就是去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深刻的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地理课程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自2003年高中地理改革之后,地理课程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部分,其中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人文地理部分考察重点则放在了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学生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而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通过微课学习对所学知识有一个了解,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去感受相关活动,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展开更加充分的交流,也可以更好的内化一些地理知识原理。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地理教育已经不再是为了应试而展开的教育了,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上。这里的地理素养指的是学生在通过学习后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微信平台就是培养高中生地理素养的一种有效载体,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更好的展开交流讨论,最终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相对理论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微信平台完成,这样在课堂上就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地理实验。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无法完成的实验,都可以在翻转课堂上完成。

    三、      微信平台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应在课前学习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第一步,教师可以事先将准备好的学习视频和文档发到微信班级群或者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对第二天课堂内容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准备课前预习内容时,要保证质量和地理教材的联系性。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详细的了解和正确的判断,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设计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作业内容。教师要充分保障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把握学习的进度,因此教师发送的学习视频要可以反复观看。教师应该尽自己努力去充实丰富翻转课堂的内容,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关内容时,首先,我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这节内容中,主要介绍了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并有天体运动延伸到了天体系统指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其次,还讲述了太阳的概况、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深入阐述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重点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大多数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片对有关宇宙的一些知识都有相关的了解,甚至他们对一些科幻情节信以为真,比如外星人阿凡达,所以,他们本身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因此,我在具体展开教学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星空神话的故事,然后借助微信平台下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就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好奇,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我引出了宇宙的概念: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见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00,000,000光年。然后,我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对课本第六页的活动展开了思考和计算。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计算和思考,在学生先尝试着进行总结。接下来,进入到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和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相关内容的预习,在要求学生阅读完课本相关内容之后,我让他们思考我精心设计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自我进行巩固总结。在这个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和交流,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满足感,所以后面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上也能够更加积极的提出问题和讨论,无形之中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应用在课堂学习中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基于微信平台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讲解完本节地理的重难点后,可以将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布下去,教师和每个小组都能够进行一些交流,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然后进行总结。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可以布置多元化的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资源、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这节内容的时候,仅仅利用教材去进行授课,很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没有办法强化他们的情感认知,因此,我在进行这节课教学的时候,将学生真正的带领到了社会环境之中。首先,我将学生根据他们的性格及学习能力分成了不同的小组,然后带领他们去街头进行调查问卷,然后不同的小组将调查的结果发到微信讨论群里,回来之后将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统计,最后带领学生分析了我市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水污染的现状。通过这样实际操作的方式,学生对当前水资源保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和我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沟通,在他们的同意下,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污水处理厂,这样学生最直观了解到了我国主要采取的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并且从心底里深刻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保护水资源的习惯。这种调查问卷和实地参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是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地理是有实用价值的。

    (三)应用在课后巩固

    基于为微信平台展开翻转地理课堂最后的环节是课后巩固,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对于课堂学习中学生仍旧存在的问题或者掌握不熟练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的观看教师发在微信平台上的视频,也可以和学生教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在线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以后的学习内容和练习进行反思改善。比如,我在布置学习任务或者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种作业方式将被动变为主动,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微信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地理素质得以提升,学生的压力可以得到减轻,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高中地理教师要将微信有效运用到翻转教学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模式展开积极地探究,同时还可以和广大优秀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大化的发挥出翻转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田娜. 地学类微信公众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2]马悦. 翻转课堂中问题生成策略及其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3]万芬风. 微信公众平台在地理教学中的开发设计及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9.

     

     


    点击次数:138  发布日期:2022/9/2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